梵高博物馆门票,为什么很多明星会抑郁自杀?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无关星盘的东西,或者说,是通过看了那么久的星盘衍生出来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关于抑郁症的。
今天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这个字眼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是却又无时无刻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而占据自杀首位的,也就是所谓的“致死率超过85%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抑郁症”。
随着这些年里时不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明星自杀的消息,“抑郁症”这个概念也越来越被我们所熟知,微博也好,朋友圈也罢,经常充斥着一些有关有关抑郁症介绍、如何防治、以及身边人若是出现了抑郁症应该要怎么办的科普贴,但是鲜少有人去聊抑郁症形成的原因。
每次芸天在看到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除了惋惜的同时,也会有职业病,推出星盘来看看这个人到底为什么那么想不开,是因为拥有某个配置的人,更容易抑郁么?
-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有抑郁的倾向?-
- 01 -
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种是得不到,另一种是得到了。
但是某些程度来讲,得不到要比得到了要幸福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人在得不到的时候,拥有强烈的驱动心理,心理有目标想要达成,就跟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想要做好某事的时候更容易成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一旦你成功了,在获得巨大的喜悦之后,紧接而来的是更为巨大的失落感。比如说你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到了一场内场前排的门票。你见到了久违的偶像,曲终人散你独自漫步在回家的路上,除了意犹未尽之外,还伴随着深深的失落感。是不是演唱会开始前几天,激动难耐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的心情要比散场后的失落要开心得多呢?
好啦,芸天不会告诉你们,这是芸天每次见过苏打绿之后的真实心态。
其实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当成功与幸福唾手可得的时候,抑郁就会离你更近一点。因为得到的太容易了,喜悦感就会减弱,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起来过得特别好,家境优渥的人,或者是特别成功、特别有名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的原因。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找麻烦和刺激来激活内心,感受自己还活着。
小野经常跟芸天说,要延迟幸福感,其实是一个道理。
- 02 -
说完了“得到”,我们再来说说“得不到”。
佛教里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求不得即得不到,很多来找芸天咨询感情问题,很多都会说到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对方的珍惜,一次一次原谅换来的不是改过自新而是更严重的伤害和抛弃,所以他们得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简单来说,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当你付出很多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想要争取一样东西的时候,若是倾尽全力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产生愤怒。若有客体存在(比方说小三),那么我们所有的愤怒都会集中到ta的身上。若没有客体,你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出了错,这种愤怒的投射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对内攻击自己。
就好比,很多身陷苦情的年轻男女,在被抛弃之后还会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你要离开我,是不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好”。
对自己攻击次数多了,就会把自己否定的一文不值,那么抑郁这个时候又会向你招手了。
- 为什么公众人物因抑郁症自杀的越来越多?-
- 03 -
其实越来越多的明星公众人物会因为抑郁症自杀,其原因是上面提到的“求不得”的另一种衍生。也许你会奇怪,他们有名,有钱,过着让大部分人都羡慕的生活,还有什么是他们“求不得”的?
当然有,那就是“自由”和“做自己”。
现在我们对公众人物犯错的容忍度其实是极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是一个盛产优质偶像的时代,作为公众人物,你必须是神圣干净到没有一点点瑕疵的完人,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追捧。于是,他们有情绪不能发泄,即便很生气或者是没有得到尊重的时候,还要笑脸应人,似乎这是一种身为“艺人”应该所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养。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你既然要当名人,要活在聚光灯下,就要做好被人讨论,甚至是披露隐私,挖掘过去经历的心理准备。理论上这是没有错的,但其实这是个很残忍的事情,需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够练就这样的铁石心肠,可以对这些攻击做到置若罔闻。
- 04 -
于是,大部分的明星被戴上了“完美”的面具,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大家的想象和期待。同行竞争激烈,也许你的弱点就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于是他们战战兢兢被绑在神坛上,犹如笼中之鸟一样,吃着最好的食物,住着精致的笼子,为了取悦观众用力的表演,接受大家的指指点点,调笑或者评头论足。他们接受经纪公司的包装和操纵,制造一个又一个有关他们的话题,承受着我们普通人难以感知的压力。或许他们也曾经说服自己,这是成名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他们对内攻击自己,觉得是自己太没用了……
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被操控的,那么是不是唯一能够自主选择的,就是谢幕的方式。
到最后,他们唯一可以自由选择的,便是死亡。
还有一部分明星,最后都被爆出了种种的黑料,类似于吸毒,或者是乱性,然后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这就像是“得到”之后的后遗症一般:当你有钱有权,想要什么都变得很容易,你就会想要去追寻更多的刺激,以此来获得久违的快乐,或者是逃避一些压力。
芸天当然不赞同他们的做法,只是内心会觉得有一丝怜悯和理解,或许这是他们内心自己都未曾感知的渴望:用类似的方式去毁掉那名为“完美”的面具,是不是能够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可以轻松一点,是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 若能选择,你是当刽子手还是受害者?-
- 05 -
此段标题,出自苏打绿的《他举起右手点名》,青峰写的歌词。其实会有些文不对题,但是兴之所至,细节问题不必在意。
虽然每次看到艺人自杀的消息芸天都会起盘看看情况,但是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没有落笔成文。倒不是懒惰,而是芸天比较怂,害怕落到一个“消费死者”、“蹭热度”的罪名。
我们会羡慕过得比我们好的人,但是羡慕过头就会变成扭曲的妒忌。特别是大部分人生活都不太如意,有些人甚至还徘徊在马洛斯的人类生存需求的最底层。有了网络,他们就有了宣泄生活不如意的出口,然后高高在上的键盘侠们就诞生了。
杀人犯法,他们没有勇气去对抗那些对他们施暴的人,所以就把种种不如意发泄到了这些最容易招来妒忌的人身上。加上现在某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故意用误导性的标题党做文章,操纵着舆论导向,大家是讨论的爽了,发泄了,最后买单的还不是桩桩事件的受害者。
就如同小野曾经跟芸天讨论过一个非常讽刺的话题:如果A是普遍人认为是错的,只要站到A的对立面,就能够证明自己是对的。
- 06 -
昨天写完薛之谦的专题,有个亲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原来薛的人品那么差啊!真的是瞎了眼了。”
看得芸天心惊肉跳,因为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也是让芸天想要写下这篇感想的原因。
其实也就是芸天在写GAI的专题时候提到的那句话:是不是所谓的“实锤”证明了某个人确实有过不光彩的经历,就能够把他全盘否定,甚至是上升到人品好坏的道德高度了呢?如果可以,那又是谁给了我们评价他人人品好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又是由谁来制定的?
每个人都有不光彩的黑历史,明星也是人,是人就一定会有缺点和弱点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我们为何不对别人宽容一点呢?
信息时代,更应该具备自己的判断,试着带着脑子去看事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攻击他人,更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道德高度对他们口诛笔伐。坦白说,芸天自己虽然大道理一套一套,但也未必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只能说,一起努力吧……让我们保持理智和自律吧!
要记得,人言可畏,犹如钝刀子杀人。
你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写在最后-
本文没什么逻辑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只是想要给大家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若能影响到一部分人,让你们产生了思考,芸天就很满足了。
普通人如何能更有意义的参观美术馆?
先做好功课,然后再有目的性地参观。
我也去过一些美术馆博物馆雕塑馆,其实,也就是走马观花,因为没有时间细看,因为在外地要赶行程,要考虑坐车食宿等问题。
要想好好参观,必须有时间才行。据李霖灿讲,有一对法国医生夫妇,他们储蓄三年,就要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观画两周,他们已经完成了五次循环。李霖灿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一个博物院,用两周时间来看画,并且看过数次。这才是认真欣赏的态度,其实,也只有有时间才能认真欣赏。追求艺术,既得有钱,又得有闲的。
还有一点,人得有欣赏的能力,要不也是瞎看。
所以,人得多阅读。多看一些书,先了解了解创作者及其作品,然后再有目的性去看画,那样会收获更多。
下面推荐几种书。
《如何看一幅画》,作者弗朗索瓦芭布-高尔系法国艺术史学者,她排斥精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之门,创立“如何欣赏画作协会”。
日本高畑勋所著的《一幅画开启的世界》,讲解了三十一幅世界名画。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介绍了许多中国画,对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有很大帮助。李霖灿说:艺术是文化之宝,欣赏乃启门之钥,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实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也会反哺生活。艺术可以丰富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感知能力。所以,普通人学会欣赏艺术,我认为,亦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梭罗所言:“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的质量的,人是可以使自己生活得诗意而又神圣的。”
再推荐“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丛书。这套书由意大利人编写的,十六开彩色印刷。在这套书,读者能够欣赏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最著名的雕塑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编者用肢解,既局部特写的方式讲解一幅画,告诉读者一幅画的寓意,每幅画的创作手法。书中有时还会给予重要作品局部放大处理,这样的局部特写印刷,甚至会比看原画更清晰。
上海星空艺术馆小孩门票?
上海星空艺术馆身高超过1.2米小孩门票29.9元,1.2米以内免票。
上海星空艺术馆展览的主题包括:遇见梵高、雾时之森、紫藤隧道、无极地井、无限星空、夕阳剪影许愿屋、光之旅等。
这些都将给以你全新的震撼与体验带你穿越古今中外:感受梵高的热情与癫狂、在流淌的冥河之上沉思、与 ta 牵手锦簇的紫藤花下“魔镜室”、“错觉房间”、“错觉椅子”、“向45度致敬”、“食人族桌”、“恶搞大变身”、“3D体感游戏 、“时光隧道”、“无线星空”“ kiss 房”等作品。
夏天有什么值得去的旅游景点?
夏季气候炎热,又正逢暑假,是旅游旺季,所以适合夏天去的景点至少具备两个特点:1、气候凉爽适宜避暑;2、偏小众,能避开如潮的旅游大军。就这些年去过的地方总结了一下,挑出了以下几个地方作为推荐,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若尔盖
若尔盖是川西高原上的一颗绿宝石,自然风光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探索辽阔的草原,纵马奔驰到天边;寻求心灵庇护的人则可以到圣地郎木寺转塔,祈求最深的福德。若尔盖我去了两次,一次是秋天去的,一次是夏天去的。夏秋两季各有不同的美,夏天的若尔盖是满眼的绿意,草原上盛开了各色的野花,非常浪漫!
上面几张照片都是在花湖拍的,第一次去花湖的时候这个景区还不怎么出名,游客非常少。第二次去就是暑假期间,游客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因为景色实在没也实在凉快,所以在这里还是重磅推荐一下,如果是夏天去的话一定早点去,或者要么就下午稍晚点去,避开人流高峰期,否则观景栈道上肯定站满了人的。
二、青海湖
夏天的青海湖有多美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湛蓝的湖水和湖畔金黄的油菜花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成了一幅幅梵高的油画!
三、天境祁连
祁连并不是一个景区,而是青海的一个县,有天境祁连之称。地处高原,所以夏天也是十分的凉爽,而祁连的景色,我也不想再啰嗦,用暴力发图的方式告诉大家祁连有多美!
这是位于祁连县的八一冰川。
苍茫高远,以为到了世界的尽头!
距离县城不远的牛心山,景美人少,是拍人像的好地方!
阿柔大寺,也离县城很近。规模不大,但是游客也很少,是可以拍出人文大片的好地方!
四、洱海
洱海属于知名景点,所以也不用我再百度百科式地介绍什么了。就想提醒大家,如果是夏天去大理建议不要住在古城里,因为游客太多,完全感受不到古城的宁静与质朴。建议在洱海边找一家观海民宿静静地住上几天,然后沿环海路骑行,慢慢感受洱海不一样的美!
洱海的树,千娇百媚。
才村码头的日出,像刚出浴的少妇,妩媚动人。
洱海边的田野和村庄,田野的绿色沁人心脾,村庄宁静又质朴,可以说是向往的生活了。
五、元谋土林
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元谋土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观,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风雨之神把元谋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此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
元谋土林我当年是夏天去的,那时候土林也并不出名,而我们为了拍照,是赶在下午四点以后才到的景区,进入景区之后赫然发现景区里竟空无一人,整个景区被我们包场了,于是我们尽情地拍了个够!
这么高大的风蚀柱,在国内外都很罕见了!
仿佛来到了天国之门。
想象不到在如此荒芜的地方,仍有生命在不屈生长!
随手一拍都是人像大片!
以上是我的个人分享,如果觉得我的答案有帮助,欢迎点赞和关注~
梵高再现可以现场买票吗?
1 不可以现场买票2 因为梵高再现作为一场艺术展览,需要提前做好展览场地、画作保护、展示等各项准备工作,因此需要提前对参观人数进行预估,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票务预订,现场购票不仅无法调配好足够的导览人员,还会导致展览门口人流的混乱排队,影响参观体验。3 如果想欣赏梵高再现的画作,可以提前在官方网站或相关购票平台上进行在线购票,或选择提前到展览现场购买票券,以确保您的参观时间和位置,同时也避免浪费时间在排队等候购票上。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