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指南 赵汝珍,历史上从何时起不陪葬金银器?
金银器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金银镶嵌工艺。金银器型种类也增多,到了秦汉时期,秦朝的金银器已经使用了铸造、抛光等工艺技术。汉朝金银器多为饰品,色彩更加精巧,富丽多姿。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制作技术也更加成熟,常见的金银器为饰品。而到了隋唐时期,金银器的种类和颜色更为丰富,有食器,饮器,容器等金银器。宋元时期的金银器的特征主要以清新素雅为主,轻薄精巧,花式繁多。到明清时期,金银器主要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重,金银器与珐琅,珠玉宝石等相结合,增添了器物的高贵与华美!
以下是关于各个朝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
图一:金耳环(商代) 高3.4cm,坠部直径2.2cm,重6.8g,1977年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
图二:金兽(春秋) 长4.9 高3.8cm,重26.5g,1976年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春秋墓出土
图三:金虎纹条形饰(战国) 长26.5cm 宽3.5cm,重27.7g。1977年新疆托克逊县阿拉沟30号匈奴墓出土
图四:银盆(秦) 口径37cm,高5.5cm,重1705g,1979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出土
图五:王冠形金饰(西汉) 直径1.5cm 重2g,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2号汉墓出土
图六:金冠饰(北燕) 通高26cm 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墓出土
图七:金奔马(北魏) 高5cm 长8cm 1984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
图八:舞妓八棱金杯(唐) 高6.5cm 口径7cm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和家村唐窑藏出土
图九:鎏金舍利瓶(宋) 高10.3cm 1967年浙江省瑞安县仙岩慧兴塔出土
还有金朝的金步摇,辽国的镏金银鞍饰,元代的如意纹金盘等等,都已经出土,所以只有近现代才不陪葬金银器了!
刺猬紫檀家具什么档次?
时下人们对红木家具的关注热度一直持续不退。很多朋友都以收藏一套红木家具为人生的一大追求。
熟悉红木家具的人都知道,根据《新国标》(GB /T18107-2017红木)中的分类,红木共有五属八类二十九种。其中,以从清代就被开始用于制作明清硬木家具的花梨木最多。【注:花梨木共有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状紫檀五种】其中,花梨木尤以刺猬紫檀、大果紫檀为最多。
熟悉红木家具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刺猬紫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的颜色、纹理等都非常像海南黄花梨,又因为它产于非洲,因此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不规范名称—非洲黄花梨。
那么,刺猬紫檀家具是什么档次类的红木家具呢?
著名古玩玩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说到:“硬木最低劣者,为花梨。”这一观点,是得到业内专家所共识的;而刺猬紫檀又基本可以作为花梨的最廉价者,可从这里能大概知晓刺猬紫檀家具在红木家具序列中的地位和档次。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
刺猬紫檀,因为长得特像黄花梨;同时目前它价格又非常漂亮,几乎普通红木爱好者都能买得起,那么一件做工精良的刺猬紫檀家具,是不是具有收藏价值呢?
个人觉得,这里必须给大家普识一点关于红木家具的收藏认知:
那就是,不是所有的红木家具都能作为藏家藏品的。
根据这点,我给大家梳理几点关于红木家具的认知误区:
红木国标中的红木,是为了红木贸易市场的正常化而制定的,它只是国家对红木木材认可的一个入门标准,不具备收藏或者任何其它引申内涵意义。就拿我们文中的刺猬紫檀家具来说吧。它的密度和油性在很多时候可能连还为入红木家门的血檀还不如吧!今天的红木商人为了吸引客户,就特别以红木能传至后代、代代收藏以升值为噱头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我们的客户在自己不甚了解红木知识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将信将疑的入坑被套。这里,我有必要给广大的红木爱好者一点建议就是——要买到古雅精丽、货真价实的经典红木家具。就必须得让自己努力成为红木家具领域的专家,要尽力做到对红木家具的历史、文化、传统、木材、工艺、款式、榫卯、做工、保养等做到清晰明了的了解……
否则,很可能被哼哼……
今天,我们的红木家具具备收藏意义的任然是黄花梨、紫檀、交趾黄檀等红木老三样,其它的百分之九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时间和社会的洗礼和积淀。所以,从目前来说。作为有大众情人之称的刺猬紫檀家具只能作为家居实用器。
有没有升值乃至收藏空间,还是把它留个时间来证明吧!
紫砂和段泥有什么区别?
紫砂是统称,段泥是紫砂泥的一种。
关于紫砂这个称呼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下来,1998年11月,徐秀棠先生的《中国紫砂》在上海出版,才开始了对“紫砂”的命名。
在此之前,宋代文人对紫砂壶的雅称是“紫玉瓯”,“紫瓯”。
范仲淹有诗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
欧阳修有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明清之际的众多文献对紫砂壶的称呼是“阳羡砂壶”,没有明确的紫砂概念。
民国时期的收藏家赵汝珍在他所著的《古玩指南》中紫砂壶的介绍是:“宜兴壶,产自江苏之宜兴,以地名之也。质为陶,而非瓷。成品种类甚多,凡用具应有尽有,不过以壶最为著名耳”。
紫砂泥料分类及段泥的出现紫砂泥料种类繁多,以前主要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
段泥,也叫“团泥”,因为仅有少量品种被应用,所以早期没有作为紫砂矿料单独分类,但随着机械化的深井采掘和大规模的开采,紫砂矿料品种开始大量出现,团泥品种不断增加,因此现在“团泥”被单独分类,作为紫砂矿料的第四大类。
以下附四张照片,分别是紫泥、朱泥(属于红泥类)、本山绿泥(属于绿泥类)、黄金芝麻段泥(属于段泥类),供您参考。
每一个泥料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后再做分享。
何谓段泥?段泥,原本叫“团泥”,因为宜兴话“团”跟“段”相似,也因为大部分团泥烧成以后呈黄缎色调,因此后来被称为“段泥”。
段泥是由两种紫砂矿料融合共生而成,一般是以绿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也有少部分是以绿泥和红泥融合共生,但很少会以红泥和紫泥融合共生的状态存在。
在段泥没有作为第四大泥料品种分类以前,《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的“老泥”,就是指段泥。
以下是段泥类作品:
我是展小昭,在宜兴丁蜀镇跟您分享我的紫砂生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感恩您的阅读转发。如何欣赏国画呢?
一、国画的起源
国画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所以称之为中国,继而,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二、国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
国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三、国画的题材包括哪些
中国画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其师承传授,都依老师的专长按科进行。元代以后,人物画衰落,山水、花鸟兴盛。
四、国画题材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画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五、国画的意境和格调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六、国画装裱
国画装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画创作者以及国画收藏者来说都是要了解以及清楚的地方,装裱的成功与否直接与其保存的时间与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并且装裱的样式形成一种对艺术品极好的烘托作用。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通过以上对国画基本信息的了解,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的积累。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
首先,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
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第三步,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
第四步,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第五步,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主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列举了一大堆如何欣赏国画,不知理解的是否透彻,您觉得国画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呢?欢迎您接着说下去。
为什么文物这么值钱?
古董值不值钱,是要看其门类、材质、工艺、题材、制作背景、存世数量、尺寸等众多因素来综合考虑。通常来说,存世量大的古董,就不太值钱。材质特殊、稀缺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古董,相对来说价值就会更高。
门类也是体现古董价值的一个因素,对于高热度门类的古董,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关注度高,其价值自然高过小众的古董品类。例如瓷器类古董,一直是我国收藏领域里一枝独秀的门类,因此瓷器类古董的关注度自然很高,也更值钱。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