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光绪年瓷器鉴定,光绪的师傅什么和?
光绪皇帝的师傅是翁同龢。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他的父亲是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是官宦世家。翁同龢本人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在晚清政坛上,翁同龢一直是李鸿章的死对头。
慈禧为何要让4岁的光绪继位?
公元1875年,十九岁的同治皇帝驾崩,同治皇帝是咸丰帝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所以同治帝的去世使咸丰帝一脉彻底绝嗣。同治帝驾崩后,慈禧太后为了能继续垂帘听政,在权衡许久后决定立醇亲王之子载湉继承帝位,因为新君年仅四岁,无法理政,所以慈禧太后不得不“勉为其难”的继续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册立四岁的醇亲王之子载湉为帝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新册立的光绪皇帝年仅四岁,自然是无法理政的,这样慈禧太后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继续把持朝政数十年,这对于一生嗜权如命的慈禧太后是非常划算的。
其次:载湉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这样,慈禧既是光绪的伯母,又是光绪的姨娘,如此亲近的血缘关系有利于慈禧太后日后和小皇帝相处。
第三:光绪帝生父醇亲王性格懦弱,才华有限,又无野心,一生都唯慈禧太后马首是瞻,这样的人易于控制,不会对慈禧太后专权独裁造成威胁。
第四:光绪皇帝的慈禧太后亲近的血缘关系有利于提高慈禧太后的在两宫太后中的地位,因为此时,咸丰帝的正宫慈安太后尚在,整个同治朝,慈安太后都有着对于朝政大事的最终决定权,这让一心揽权的慈禧非常的不满。
第五;光绪帝的册立,使得其父醇亲王及其亲信在朝廷中的地位上升,与此同时,恭亲王奕䜣一派地位骤然下降,奕䜣集团经过慈禧太后的多次打击,最终整体退出清廷最高决策层。
光绪七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皇太后去世,清朝持续的二十年的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模式宣告结束,从此,朝堂之上由两宫垂帘变成了一宫独裁,慈禧太后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弄手中的权利了。当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家正需要年长并且有能力的君主,而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国家利益,接连拥立孩童皇帝,最终导致清朝皇位继承陷入恶性循环。清朝也开始在她的统治之下走向了全面的衰败并最终灭亡。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光绪24是哪年?
1、光绪二十四年是1898年。
2、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反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
1、光绪二十四年是1898年。
2、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反对。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反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
3、扩展:光绪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个年号。
4、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光绪”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驾崩,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
5、1908年12月2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即位,沿用“光绪”年号至1909年1月21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次日1909年1月22日为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
6、同治、光绪两朝,常被合称为“同光”,如同光体、同光中兴。
光绪青花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清光绪朝历时34年,期间民族资本有所发展,这个短暂的兴盛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同光中兴"。光绪瓷器多以仿效前朝的器形而闻名,优质的仿品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光绪特点。
与前朝相比,清末光绪时期的制瓷工艺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发展,景德镇处于内陆山区,相对闭塞,便于控制,清政府为了满足醉生梦死的生活,曾拨巨款给景德镇烧制御用瓷器,并加强了管理,致使景德镇官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制作了一批精良之作。
如何判定清乾隆粉彩瓷器?
大清朝雍正粉彩浓艳,乾隆粉彩色彩较前朝要淡点,蓝料彩广泛使用(下面附图片,当下大拍的藏品,典型乾隆本朝鸡缸杯,成交2百多万美元),这是我比较了一下前朝,后朝得出的最显注特征!一件瓷器定乾隆粉彩:胎,釉,彩还是要综艺分析的,胎,釉的区别我综合分析下,最大区别下次再带给大家。收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上手老货,没有什么一招新!希望能帮到您,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