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瓷器鉴定方法,宋代钧窑出戟尊那位藏友看好了?
这件出戟尊是新的,发几个老的钧窑供参考
钧红釉瓷器底足特征?
胎骨稍显粗松,洁白也差。底部的芝麻酱釉色浅,呈淡黄色,很均匀。少数器底露胎无釉,器底垂釉现象特别严重,采用后修胎的方法,底足普遍出现缺胎少釉现象,俗称“狗啃底”。
釉下有刻款“大清嘉庆年制”、“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道光时期有部分六字楷书款,线条流畅规整。
民窑胎质较为粗糙,无款识,底足缺胎少釉“狗啃底”现象明显。嘉、道时期器型减少,有瓶、尊和动物造像等。
定字款瓷器是定窑吗?
您好,在解答您的疑问前,先说下定窑瓷器的历史,也为其他网友做下科普。里面也会有您关心的问题。
宋代是中国瓷器烧造的一个巅峰,瓷器经过漫长的积累,在宋代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况,其中“汝官哥定钧”被称为五大名窑,其中咱们说的定窑以烧造白瓷闻名,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和金,终于元代。当然,定窑也烧造黑釉,酱釉等,在文献中被称为“黑定”,“紫定”,“绿定”。相对于其他四大窑口,定窑瓷器的存世量是比较巨大的,定窑历史上只有过短暂为朝廷烧造瓷器的经历,所以精品并不多,定窑瓷特点为胎骨薄,制作精细,颜色干净,瓷化程度高。
关于如何鉴赏定窑瓷器,有以下四个要点,其中包括您题目中说的款儿。
造型定窑造型品种较为丰富,盘、碗、灯、炉、盒、瓶、枕、乐器等,几乎应有尽有。盘、碗生产量最大。窑址遗存的瓷片中,约有80%均为盘、碗。盘、碗有尺寸较大的,如碗有口径近30厘米的,则为其他窑中少见。瓶的种类亦较多,有直颈瓶、净瓶、梅瓶等多种。枕有白釉孩儿枕、剔花腰形圆枕,前者故宫博物院仅存一件真品,另有十余件,均为明代所仿。乐器有白釉和黑釉画花腰鼓,前者早年出土一件,已流散国外。壶在传世品中比较少见。
1,看胎质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宋代制瓷追求仿玉,也就是烧造出来的瓷器得有玉质感,玉质感佳者为上品,尤其是宫廷用瓷,玉质感是标配。因此,当一件定窑瓷器拿在手上,无论是白定,黑定,首先要看有没有玉质感,真品定窑瓷,釉水莹润灵动,仿佛白玉。而仿品多因釉料和烧造温度难以掌控,而缺乏玉质感。常见仿品的特征为:釉色苍白,气韵呆板。即使个别有玉质感的仿品,看起来也会明显的色彩新,有火爆的感觉。
2,观察釉色
定窑釉色呈典型的象牙白,自从五代以后,定窑器施釉前已经不再施化妆土,因此釉水颜色白中微泛黄,有所谓“象牙白”之感,少量质地差的釉色也会白中闪灰黄,白定施釉较薄,呈半透明状,所以在最薄处能够看到胎体的颜色,在瓷器的折腰处也会看到因积釉而呈浅黄绿色,积釉处气泡大小不一,通透稀疏。仿品很难做出该种釉色效果。
3,“竹丝刷痕”
真定窑瓷器,一定要看到竹丝刷痕。在定窑瓷器制作工序中,有用竹丝刷子旋修半干胎体这道工艺,因此,胎面上都会留下竹丝刷痕,这可以通过釉面稀薄的地方看出来,是鉴定定窑瓷的关键所在。仿品基本没有这个痕迹,个别作假的刷痕,显得生硬拙劣。
4,“蜡泪痕”
定窑瓷器釉面常常见到“蜡泪痕”,这是由于施釉不均匀,在入烧时釉汁下流导致的。垂流釉的下部仿佛烛泪凸起呈球面,色泽浅水绿色。这种蜡泪痕只出现在定窑盘碗的外部,是否具有蜡泪痕是也是坚定定窑瓷器的一个基本要点。不过并非所有的定窑都有该痕迹。只是有泪痕比没有泪痕更容易确定。
铭文(款儿)定窑底款有刻文字的,其间有“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五王府”“食官局正七字”“易定”等多种。上述款识,均是未烧之前刻于上的,其间“官”和“尚食局”“五王府”均在窑址中出土过瓷片。此外,定窑传世品中还有宫殿玉工刻款的,其铭文均与宫殿修建有关,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禁苑”“德寿”等等,其用途非常显着,当为皇宫平分配到各殿中运用的符号。因是宫殿玉工所刻,其字体非常整齐。像您说的上面有一个“定”字的,很少见到。
另外,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飞禽、走兽、游鱼为主,人物纹比较少见,仅见于少量的婴戏纹。花卉以牡丹、莲花居多,菊花次之。飞禽以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为主,多与花卉组合成布局工整的图案。如鹭鸶、鸳鸯多与莲花组合,孔雀多与牡丹组合,走兽以龙纹居多,狮子纹较少见,游鱼多为成对的双鱼,人物纹非常少见。曲阳出土过印花狮子舞纹盘。
婴戏纹有婴戏牡丹、婴戏莲花、婴戏三果、婴戏莲塘赶鸭纹等。宋代婴戏纹较为流行,各窑均有婴戏纹饰,而婴戏三果纹则为定窑独有。其三果为桃、石榴和枇杷,三果与三婴间隔排列,器上满饰缠枝,三婴姿态各异,双手拽树枝,分别骑、坐、立于枝上,赤身跣足,婴孩天真顽皮的姿态颇有神韵。
印花、刻花、画花中均有大量龙纹,似与为皇宫烧贡瓷有关。宋代诸窑中,饰龙纹最多的当属定窑。盘、碗、瓶等造型上,均有龙纹出现,其构图多呈圆弧状的盘绕姿态,瓶上龙纹则龙体弯曲,龙爪狂舞,凌空飞行,颇有腾云驾雾之感。
仿品仿定窑始于元代,山西霍县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气。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艺人能仿定窑瓷,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目前无法确认。故宫藏有明代仿定窑产品,盘、碗、枕均有,但具体时代难确认。清康熙以后,景德镇有仿定窑产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分。
80年代河北曲阳曾恢复定窑生产,仿定窑产品很有成就,主要是白釉刻花和印花产品。仿品与真品有一定差别,主要是仿品多系现代工艺成型,造型如盘、碗、瓶等,与真品相比过于工整,没有古代手工制作的那种古朴作风。胎体虽没有什么差别,但釉色则白中闪出的黄色过于轻浮。现在市场上已有将曲阳新仿产品作IH后冒充古物的,也须仔细辨认。最近几年曲阳用制工业瓷的一种原料仿制定窑产品,颜色为灰白色,个别的也有泪痕,釉面半失透,很像定窑产品,但真品为白瓷中偏黄,仿品则偏灰白色。
最近几年还有东北地区个体户仿定窑产品的,也系手工制作,“泪痕”等主要特征均具备,十分逼真,要仔细辨认其作旧痕迹及造型上的微小变化,需与真物放到一起比较,方能看出微小差距。
孔家钧窑蓝章底款收藏价值?
孔家钧窑蓝章底款还是具有相当收藏价值的。
孔家钧窑瓷器价格在3000以上,孔家钧窑以特色的釉方,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品质意识著称,精选材料上乘,制作工艺考究,每一道工序艺术大师亲力亲为,每一件作品都由专家亲自鉴定,核准认可后,方能盖制“孔家钧窑艺术鉴定专家印宝”印章,以确保作品的完美传世。
怎么鉴定定窑瓷是不是仿品?
怎么鉴定定窑瓷是不是仿品?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怎样鉴定定窑瓷器是不是仿品?
如果要精准鉴定到底定窑瓷器究竟是不是仿品,就只能采用“瓷器微观气泡衰变进度对比法”来进行鉴定,因为“瓷器微观气泡衰变进度对比法”能够直观、直接地对比出宋代定窑瓷器与后世所仿及新仿瓷器。
这是由于“瓷器气泡衰变”具有不可逆、不可仿、不可复制、无可取代的本质属性,又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直观性和“三公”性特征,而其鉴定的依据、尺度、标准及规则又具有统一性、同一性和一致性特征,因而其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和可靠性高达百分之百。
对于“瓷器微观气泡衰变进度对比法”来讲,要鉴定所有瓷器当然也包括“定窑瓷器究竟是不是仿品”仿品,究竟是何时的仿品就极其简单和容易,反过来,你如果采用“宏观特征鉴定法”去甄别与鉴定的话,则会困难重重,到最后甚至会令你怀疑人生。
究竟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好了。
上几件定窑瓷器,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唐代定窑神级臻品白釉弦纹小净瓶。
北宋定窑鼎盛期神级臻品白釉划刻花卉弦纹猴耳盘口瓶。
北宋定窑鼎盛期神圣之品白釉双龙衔口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