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怎么鉴定年代,五十年代仿古瓷器的特点?

胎质差不多,画工也特别好,造型也非常到位

陶瓷器怎么鉴定年代(五十年代仿古瓷器的特点)

古玩瓷器用多大倍数的放大镜?

是用10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釉面里的气泡,新瓷器由于是用电或天然气直接烧制,升温很快,而且温度恒定持久,温度起伏波动不大,所以釉内气泡都如痱子一般细小致密,而且没有任何老化衰变的迹象可寻;而老瓷器(一般指民国早期和晚清及其以前的瓷器)由于用煤或劈柴作燃料,烧造过程中需要多次添加燃料维系火力,所以温度升降曲线非常明显,气泡相对个体较大,气泡间的距离也相对很多,并且会有一些气泡开始发黄、发黑衰变变色,年代越久远,气泡衰变的程度会越厉害、越强烈、越众多。

此系微观衰变观测检验鉴定法,相对科学可靠而可信,而且简便易行,直观易辨。

如何通过款式来鉴定西夏陶瓷?

【文藏来答】关于西夏陶瓷缺少历史文献记载,很少有人做过系统研究。

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西夏瓷器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窑系影响,并结合自身民族的文化习俗创建发展出粗犷质朴、极具党项民族特色的瓷器。由于缺少历史文献记载,很少有人做过系统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后,经考古发掘在宁夏一带的遗址和窑址、甘肃内蒙地区的窖藏中发现了不少西夏陶瓷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黑釉、酱釉剔花瓷器,但带有铭文或具体年款的器物极少见。

西夏 黑釉瓶

目前已发表的资料中仅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西夏黑釉小口瓶,肩部一周无釉,腹部刻划有西夏文(字意待研究),是一件西夏典型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西夏陶瓷虽然少见但也有仿制,仿品胎体细,黑色或黑褐色的釉面光亮,刻划纹饰比真品呆板,纹线缺乏真品豪爽流畅的风格。

新仿西夏黑釉剔花梅瓶

原文作者:叶佩兰 李昊冰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10月刊《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款识鉴定古陶瓷(下)》(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瓷器怎么看朝代?

正确判断瓷器的真伪和年代,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古瓷器鉴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器物的发展演变规律:瓷器是具有一定形体的物品,由于其用途、制作技术、使用者的生活或生产环境、制作和使用者的心理情况或审美观念等因素的作用,决定着物品的特定形态及其演化过程。

第二、以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为标准器:有确切年代标记的古墓葬,其随葬瓷器的年代,可以以墓葬年代作为它的年代下限。这样,其它未能确定年代的瓷器,可与这类标准器进行比较,确定其与标准器的异同,从而做出比较确切的判断。

第三、古代遗址出土的器物:古代遗址文化层所出的器物,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层是按时间早晚,以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推挤而成的,因此能够确定他们的相对年代,即相对的早晚的关系。

第四、器物本身的款识:有些瓷器在制作时,已经将年款书写或刻印在器物上了,这种带有明确年款的瓷器,也是鉴定时的标准器,但要注意是否是假款。

【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

鉴定古陶瓷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也是鉴定的四个基本要求,或称基本任务。

一 辨真伪

辨真伪非常好理解,即区分某件瓷器是否属于真品,这是鉴定工作关键的第一步。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瓷器的珍品、仿品、伪作很容易混淆。

仿古作为陶瓷的一般特征是鉴定工作中的“彼”。一下介绍的就是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之谈:

1、 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

2、 胎质、釉质一般过细。

3、 造型市区古物风格。

4、 轮廓线条生硬。

5、 无使用后的光滑感。

6、与第5关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儿不是泛青。

7、 造型、纹饰方面的一些特征太强烈、过分,看上去极不自然。

8、 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太红、绿彩太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和真品彩色的意蕴。

9、 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

10、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二 断代

断代即鉴定瓷器制作的年代。同一窑口的产品,有产于不同年代之别。如龙泉窑瓷器,宋、元、明均有生产。准确断定年代,就是要鉴别出它是宋代,还是宋代或明代产品。景德镇瓷业在明清时期有很大的发展,由于这两代皇室甚至数朝同一品种瓷器的近似,因此对这类瓷器的断代就显得颇为困难。以前,收藏者往往习惯于把前后两朝瓷器并同断代,如明代早期青花瓷器,时尚是判以“水宣”,五彩瓷则断为“嘉历”,表明断代的难度

三 断窑口

断窑口即鉴定古瓷的产地。如某件青釉瓷器,究竟是耀州窑产还是临汝窑产,即需鉴定其窑口。准确辨认古瓷产地,是鉴定制品年代与真伪的重要环节。

判定陶瓷器的窑口,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胎:古代各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什么料烧什么货,所以大体上是各窑产品各具特色。

2、釉:各窑工艺技术往往形成传统风格,因而形成各自比较固有的特征。

3、装饰手法:由于各窑所处时代、地理位置、性质(官、民窑)等诸种不同,瓷器在烧制时会受时代、区域文化、地方风俗等的影响,纹饰内容和技法工艺都产生各自不同的传统特征。

4、工艺:各窑生产传统、时间长短不同,技术影响、原材料来源不同,以及窑场经营性质不同,反映在工艺上就大不一样。

5、器形:各窑性质、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不同,产品在器形上也就差别很大。

四 评价值

评价值是通过对某件瓷器质量优劣的鉴别,以评定该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鉴别器物的优劣,只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变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从而评定其艺术水平、收藏价值。

在古陶瓷鉴定中,唯有此点似乎比较灵活些,有时候剪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件古瓷器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值高的陶瓷器,必须胎质坚致、釉色鲜艳、釉质莹润、彩色鲜明、绘画装饰精工、造型优美等。

描金瓷器的创烧年代?

描金又称泥金画漆,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技艺。

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但是这个时代不是瓷器而是陶器。所以真正的瓷器描金是在其以后。瓷器的描金实际上是釉上彩绘,这种技法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的范粹墓就曾出土过相当精美的白彩绿,而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则要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