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制瓷器鉴定,永乐甜白釉瓷器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一、从装饰手法上来看,永乐甜白釉除了除了刻划花纹,也有刻划龙、凤和藏文纹饰的,还有常见的缠枝牡丹、缠枝莲花、折枝花、莲托八宝、花果等纹饰,刻划纹饰线 条流畅、自然,表现内敛,一般很难一眼看清。清代仿品纹饰自然流畅,但是一眼就能看清纹饰。现代仿品工艺粗糙,纹饰有仿明清两代的,也有现代创新的,刻划 线条也不流畅。

二、从胎釉看:永乐甜白器是在枢府瓷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在炼胎上,增加高岭土的比例,并经过多层过滤淘炼,去除杂质,使胎体韧性加强,拉坯更薄,更细白,同时增加铝的成分,使烧制温度升高,多数永乐甜白器处于半脱胎状态。在釉的配伍上,去除铁的成分,釉色莹润白中微微泛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亦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如果用灯光甄别,永乐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永乐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而清代仿器,全身胎体薄厚均匀,所以灯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现代仿器由于淘炼粗糙,杂质颗粒较多,灯光之下,胎体不匀现象较为普遍。20倍显微镜下看气泡,永乐甜白器气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气泡大小疏朗分布;现代仿品气泡大小均等密布。

三、看款式,永乐甜白釉款识多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款识多出现在碗、盘、高足杯等器物上,多为暗刻款。字体外围以划花或印花做装饰,字体写法不太规整, 字迹也不太清晰,这和釉料在烧成后出现乳浊现象有关。清代仿品款识与明代基本相同,但是字体写法规整,字迹清晰可辨,这是明清两代甜白釉的一大区别。现代 仿品款识字体书法分刻和印两种,笔法呆板,部分器形。

四、从器型上看:永乐甜白釉瓷器,以碗、盆、高足杯、小型梅瓶、僧帽壶多见,双耳瓶、玉壶春瓶、荷叶盖罐、爵、扁壶以及波斯型执壶、盏托、盖豆、花浇、印台、圆筒型器座、鸡心扁壶、葫芦瓶、小盏、军持等器物也有生产。这些器型与永宣时期青花器物形制特征基本一致。

明朝永乐年制瓷器鉴定(永乐甜白釉瓷器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明代特殊釉面的瓷器怎么鉴定?

明代特殊釉面的瓷器比较多,明代景德镇官窑瓷器品种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单色釉及杂色釉。釉下彩主要是青花,釉里红瓷器。即以钴蓝料及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纹饰,再着透明釉一次高温烧成从永乐年间开始,进口钴料与国产料的并行使用,加之烧成技术的提高,青花器逐渐以其胎釉洁润,色彩鲜艳而成为中国瓷器生产主流。釉里红瓷器也是釉下彩品种,宣德时期的釉里红烧制非常成功,呈鲜红色。宣德时的蓝地白花瓷器非常珍贵,蓝釉深厚匀淨,呈色似宝石,留白处多用刻,堆等方法,更加突出了白花的立体感。明代景德镇的釉上彩,是在瓷器高温烧成后在其釉面彩绘然后以七百度至九百度低温烘烧,使其色彩不致褪脱。如白地红彩,黄地红彩黄地紫彩等。皇室的大量需求进一步促进了釉上单彩器的烧造。如红绿彩,金彩等。金彩与清代不同之处是明代贴金箔,清代描金粉。釉上多彩主要是指斗彩和五彩,宣德,成化时的斗彩极負盛名。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工艺,成就突出。单色釉在明代种类繁多主要是御窑厂的官窑制品。洪武朝的铜红釉,蓝釉都有极高成就。永乐朝的甜白釉又是明代单色釉的佼佼者。永乐宣德两朝增加了多种仿哥窑,龙泉窑的产品。永乐,宣德朝的蓝釉以天然钴料为着色剂,蓝色纯正,釉面滋润,呈色艳丽,故有宝石蓝之称。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因蓝釉中自然分布白色斑如同雪花故而称。施釉方法是,用竹制管状工具把包好的纱布并沾有青釉的一端对准已烧成的白釉器上,口吹竹管的另一端使釉附着在瓷器表面。这种工艺始于宣德,传世品只有数件,景德镇出土数件黄釉自永乐年开始,以铁为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成,因釉色娇嫩光亮如鸡油,故有鸡油黄之称。嘉靖以后成为皇室宗庙的祭器颜色用器。甜白釉是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半脱胎白釉瓷因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故名。朝廷对白釉瓷器的这种特殊爱好和需求,使白釉瓷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明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已能熟练的运用各种着色剂烧制出品类繁多的绚丽灿烂的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仅供参考。謝编辑!!

明永乐时期瓷器有何特点?

楼主好,以下供您参考:)永乐时期瓷器的特点

1、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2、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3、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4、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和l汁!手聚处闪浅谈和虾青色。

5、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6、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7、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8、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

9、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明代青花瓷器有什么特点?

明代瓷器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六种:

一、造型:一般都显丰满,浑厚,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二、胎体:一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别明显,胎体更为厚重粗糙,民窑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俗称“黄溢”。

三、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瓷器中,大多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

四、纹饰:主要有龙,凤,麒麟,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画面豪放而潇洒,笔意酐畅而纯熟,构图疏简而高古。

五、器足:大件器物多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型圈足,高足等众多形状。六、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署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干支款,图记款等。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等。扩展资料:瓷器品种明代景德镇瓷器品种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及单色釉,杂色釉。一、釉下彩,主要指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等。二、釉上彩,可分为釉上单彩和釉上多彩。三,单色釉和杂色釉,品种繁多,绚丽灿烂,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与青花彩瓷并重。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造型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二、纹饰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三、胎釉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四、款识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

大明宣德五彩瓷器有哪些特征?

明朝瓷器:洪武青花、洪武釉里红、永宣青花、永宣釉里红、永乐卵白釉、宣德青花五彩、宣德青花矾红彩、成化斗彩等等,每一个这样品种的瓷器都是一部中国陶瓷的经典传奇。由于具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绝世佳器还不能被官方认可,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的新藏品,不断发现的历史文献记载佐证。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将越来越接近当时的真实。

西藏迦寺宣德青花五彩龙纹鸳鸯莲池纹碗

明代的宣德(青花)五彩,据《博物要览》记载:“宣德五彩深厚堆垛”。在明人王世性《广志绎》卷四中有:“宣德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窑用浅淡”,在高濂《燕闲清赏笺》亦载:“宣德五彩又若坐镦之美,如漏空花,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五彩实填,绚丽悦目”。说明早在明人笔记中就有了较多的宣德五彩瓷器记载。

西藏迦寺宣德青花五彩龙纹鸳鸯莲池纹高足杯

宣德青花五彩瓷器由于缺乏官方确认的传世品和出土实物,偶然发现的民间藏品官方又不认。

景德镇出土的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盘

直到1984年,摄影家王露女士在西藏迦寺偶然拍摄到两件宣德五彩官窑碗的照片,引起文物出版社编辑胡昭静女士的注意并请耿宝昌老先生鉴定为宣德官窑器之后。另外是1988年,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鸳鸯莲池纹盘,才让宣德五彩有了官方能接受的实证。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龙纹大罐图一

宣德五彩又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

釉上五彩,是指在已烧好的白釉瓷器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再入窑低温烧制而成。釉上五彩瓷器的绘画中含有红、绿、黄、兰、紫等釉上色彩,但不含釉下青花。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龙纹大罐图二

青花五彩,是指釉下青花绘部分纹饰,上釉后入窑高温烧制成瓷,出炉后再用红、黄、绿、紫等多种色釉绘制其它部分纹饰,再入窑经过低温烧制,形成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瓷器。在这里青花只不过是五彩瓷器的其中一种颜色而已。但现在发现的宣德五彩瓷器大多是青花五彩。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龙纹大罐图三

宣德五彩色彩丰富,呈色浓艳,除青花外有红、黄、绿、紫、白、黑等多种,而每种色彩又有深浅不同之分。如红有深红与浅红,黄有深黄与浅黄,紫有深紫与浅紫等的变化。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龙凤鸳鸯莲池八卦大钵图一《大明宣德年制》青花五彩龙凤鸳鸯莲池八卦大钵图二

所以鉴定宣德五彩瓷器,除了上述颜料和色彩特点以外,它的胎、釉、工、纹饰可参考同时代的青花瓷器鉴定办法。只要我们对胎、釉、工、料、纹饰、时代特征掌握了,只要不故步自封、教条主义,我们以科学、严谨、发展的眼光就能不断挖掘出更多未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