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博物馆,四川十大著名山峰?
峨眉山
一、峨眉山----佛国无尘
峨嵋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嵋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嵋邈难匹”。
青城山
二、青城山----一派仙风
青城山依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
贡嘎山
三、贡嘎山----蜀山之王
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藏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无瑕的雪峰。主峰海拔7556米,主峰及其周围姊妹峰终年白雪皑皑,晴天金光闪闪,阴天云海茫茫,姿态神奇莫测,是自然界一大奇观,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贡嘎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现代冰川159条,面积达390多平方。
四、四姑娘山----伟峻大娟
四姑娘山由横断山脉中四座毗连的山峰组成,根据当地藏民的传说,为四个美丽的姑娘所化,因而得名。此山以伟峻挺拨闻名,主峰幺妹峰海拨6250米,山体陡峭,直指蓝天,冰雪覆盖,银光照人,山麓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清澈溪流潺潺不绝。而四时风姿,更是峻拔下的一番妩媚娟秀,春风中百花盛开;夏日里草木葱茏;金秋时节色彩缤纷;寒冬季节白雪皑皑。
稻城三神山
五、稻城三神山----藏传圣地
稻城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6032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其中,仙乃日耸立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南段,是亚丁景区三大高峰之首,也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巍峨伟丽,雄剑如削,直插云霄。
龙门山
六、龙门山----东方阿尔卑斯
龙门山,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一条呈北东-南西走向的带状山脉,北东至广元,南西达泸定,全长约500公里,其中最高峰太子城海拔4812米。在龙门山,游客既能领略高原的雄壮,也能体验山地的崎岖,还能感受与西方阿尔卑斯山极为相识的秀美。龙门山周边的地貌具备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貌,也就拥有典型的高山峡谷流水地貌,群峰耸立、湍流小溪、风光迤逦。可惜5.12地震受到了巨大破坏,不过现在仍然没有失去它的魅力,让人感觉它更有价值。
西岭雪山
七、西岭雪山----杜甫遗诗
西岭雪山最高峰庙基岭海拔5364米,矗立天际,绚烂多彩,气象万千。其有终年积雪的群峰,云蒸霞蔚的云海日出,变幻莫测的高山气景,神工鬼斧的元古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多姿多彩的飞流瀑布,天然的石门,怪石迷宫……组成了一幅幅雄奇壮丽的风景画。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就曾眺望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名句。
墨尔多山
八、墨尔多山----神山神奇
墨尔多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黑教的神山,嘉绒藏族文化中心,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海拔5105米。墨尔多神山风景素以神奇著称,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马拉雅、冈底斯、阿尼玛卿等藏区8大神山的缩影造型;主峰东面有数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墨尔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灵验,因此在此修行极易修成正果。
螺髻山
九、螺髻山----三千青丝
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挽上三千青丝”。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蒙顶山
十、蒙顶山----仙茶故乡
蒙顶山海拔1456米,是世界茶文化圣山,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古名蒙山,蒙山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中有:“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咏叹。
中国南方最大水系是哪里?
长江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
还想第二次再去的景点是哪里?
你好!我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
退休后的这几年我还真走了不少的地方,随着旅游阅历的不断增长,越走还越想走,一路上观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着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看到了各地独特的地形地貌,令人心旷神怡。
比较起来所去的各个景点还真是各具特色,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的不同,对各景点的评价也是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最向往。去年秋天,我们自驾去陕西游玩,在距延安不太远的地方,我们游览了正在大力开发的“甘泉大峡谷”旅游景区。那种独特的地容地貌,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真的很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议。游览结束后,深感没看够,太想多点时间再看看,当时就从心底产生了一个想法,要等这个景点开发完善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看看。我认为,凡是去过哪里的游人都会有这种心动的。
甘泉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约在亿万年前,陕北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黄土大山分开一条条裂缝,有宽有窄,后经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地表被切割和冲刷后慢慢形成这样独特的峡谷地貌。走进峡谷,峡壁呈现凹凸不平,线条流畅,如波浪从你身边划过,宽的地方几人并排可行,窄的地方只容一人过去,专家称为“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属于陕北独一无二地质美景。该峡谷与美国的羚羊大峡谷极其相似。
目前发现的大峡谷有四处,分别是:花豹岔(长200米)、龙巴沟(长2500米)、牡丹沟(长200米)及其对面的一线天(200米)、桦树沟(800米),其中桦树沟被游客认为是最漂亮的。
说甘泉雨岔大峡谷神奇,不仅仅是因为它呈现在人们眼前那山体鬼斧神工般凹凸有致、线条流畅的自然造型,还在于当太阳的光线从崖顶照进峡谷时,随着光线的角度和强弱的变化,峡谷崖壁上所呈现的色彩斑斓、神奇美妙、令人震撼的视觉感受。站在峡谷里转望四周和崖顶,眼前那魔幻般的山体曲线及五彩斑斓的色彩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惊叹不已。
因为我去过这个地方,当然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当时拍的照片了(以后,我还会把这段视频分享给大家),有助于大家对这里的了解。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德令哈必去十大景点?
德令哈市是海西州的州府,蒙古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附近有很多适合一家人旅游的地方。
1、说起德令哈,很多文艺青年都会想起“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这里有一个海子诗歌陈列馆,建在巴音河旁。
2、外星人遗址,这个是一个适合喜欢探秘的朋友去的地方,而且旁边还有——
3、可鲁克湖、托素湖。
4、沿着茶德高速,路上有尕海、以及茶卡盐湖。
5、德令哈北部有柏树山景区,风景很好。
6、向北100多公里,可以到哈拉湖。哈拉湖蒙古语意为黑色的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也是深藏在祁连山腹地,鲜为人知的高原咸水湖。又称为黑海。
文成公主怎么去拉萨?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路线为唐蕃古道
通常认为,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唐蕃古道,然而,这条唐代以来连接中原及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的必经之路到底途经哪里,一直没有确切的考古考证。传统观点认为,唐蕃古道就是唐蕃驿道,即公元7世纪至9世纪唐王朝与青藏高原吐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道路。它起自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000余公里。
传统路线:
从唐王朝的国都 长安 (今陕西西安),至终点吐蕃都城 逻些 (今西藏 拉萨 ),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它的大致路线是: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 陇山 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溯 渭水 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临州(甘肃 临洮 );从临洮西北行,经河州(甘肃临夏)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再经龙支城(青海民和柴沟北古城)西北行到 鄯州 (青海乐都)。以上可以称古道东段,全在唐王朝境内。
古道西段经鄯城(西宁)、临蕃城(湟中哆吧)至绥戎城(湟源县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药水河)经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岭(日月山)、尉迟川(倒淌河)至莫离驿(共和东巴);经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录驿(兴海大河坝)、暖泉(温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 巴颜喀拉山 ),渡牦牛河( 通天河 ),经玉树地区,过 当拉山 (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阁川驿);继续沿今 青藏公路 经 羊八井 (农歌驿)到逻些(拉萨)。
新发现的路线: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发现了3处 吐蕃 时期石刻群遗存——须 巴神山石刻群 、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总计石刻17幅。这些石刻的发现为唐蕃古道沿 金沙江 流域的走向提供了资料证据,也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或经过四川。
2010年至2012年间,在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这些石刻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菩萨像、度母像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题材。
专家们认为,此次考古重大发现对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考证提供了新资料。文成公主当年的进藏路线到底是哪条?传统观点多认为经过兰州、西宁,后到那曲,再到拉萨。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往来的官道,也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通道,这条通道沿途有驿站等设施。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同时,这次的新发现和以前在青海玉树等地发现的石刻以及文成公主庙都可以联系起来,说明从玉树往南可能有通道。此外,横断山一带三江汇流形成的南北走向大河谷,也是自古以来的一条通道,甚至成为民族大走廊。从这点看,石渠及周边像一个丁字路口,从这里向西走也有可能到达。
这些石刻群表明石渠县也是唐朝与吐蕃交往的交通通道经过地之一,可能是一条佛教传播之路,也可能是运兵之路,或是商业之路。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