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博物馆观后感,航天公园观后感?

航天公园的航天博物馆,亲眼目睹了神舟六号返回舱的真面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杨利伟的太空服,我想这肯定是无价之宝,然后看到的是神舟六号返回舱,表面上有几根粗大的管子,我猜想这一定是通讯器,宇航员就是通过它们从太空传递信息到地面的,

抗日战争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山西青铜博物馆的观后感?

青铜器几乎有着和人类一样漫长、悠久的历史,那是祖先们留下的印记,也是历史的足迹。

进入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大厅,直接来到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壁画,上面雕刻着一幅幅古代的画,也雕刻着祖先们创造的甲骨文。壁画的前面是一个鼎,上面的雕刻优美细致,别有美感。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铸造、使用青铜器为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青铜文化在夏代已经成熟,到商周达到鼎盛。山西青铜器体现了商周王朝的文化脉络,反映了中国礼乐文明发展演变的进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春秋中期以后,晋系青铜铸造工艺不断创新变化,达到了技术和艺术上的巅峰,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里程碑。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兽面纹鼎,这是公元前1460年——前771年的文物,在绛县横水倗国墓地3250号墓出土,现在在山西博物馆收藏。兽面纹鼎,刻有精美的雕花,如果仔细看会看到里面刻有古文,展现了祖先的智慧。雕刻记录着历史,传承着中国人的智慧。

接着往里走,就看到了一幅图,上面画着《西周中期倗国国君墓葬》。最底部是国君和陪葬品,青铜器、原始瓷器、玉器、陶器、石器、骨器、蚌(贝)器等随葬品1900余件,光青铜器就有902件,不仅如此,墓里还有殉人6名,殉狗2只,器物上还有“倗伯”“倗姬”“鲁侯”“芮伯”“太保”等大量铭文,体现出了国君的地位。

参观青铜博物馆让我知道了青铜时代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的巅峰阶段,更是我们人类进步的见证。

有关北伐战争故事的读后感?

观《北伐战争》有感

北伐战争开启了中国用武力保卫自己的篇章,观看这段历史,总能使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以我的拙见进行浅显的总结并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

北伐战争真正起源于1923年的中共三大,在长期不懈的沟通下,在此次会议中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为实现华夏民族的安定崛起伟大目标决定与国民党展开第一次合作。不久,在1924年的国民一大中,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领袖们也同样接受了合作倡议。

国民一大后不久,黄埔军校建立,可以说,为前线优秀陆军将领的输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当莘莘爱国学子报考军校之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强国!不再受人欺凌!

只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核心人物孙中山在1925年3月不幸因病逝世,他的那句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一直警示着后人。这位伟大领袖的逝世,在某种程度来说确实有种未战先折将的感觉,只是凡事不能只看坏的方面——孙中山的死,激起了爱国人士心中的悲愤之情,而这种内心的力量在不久之后直接得到了验证,那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罢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上街游行,直接在气势上打击帝国主义,更在心理上让各路军阀寝食难安。所以说,孙中山的逝世,即使是一种缺憾,也是一种财富。

想要理解北伐战争胜利的不易,就要了解当时的北伐背景——1926年,在剿灭了广州的叛乱势力后,起义军成功建立了广州根据地,理论来说以此为根基向上剿灭军阀是很有利的,可当时现有的条件是三大军阀中有两个与广州接壤,张作霖的25万兵力可以先不考虑,但吴佩孚以及孙传芳的各20万军队早已虎视眈眈,想要清除眼前的这道障碍。更不容乐观的是,吴佩孚把想法转化成了实际行动,率先出兵进犯广州西北部。大军来袭,我军岂有不战之理?幸而孙传芳采取暂时观望态度,没有形成双面夹击。基于现实情况,当时的广州军队只有10万余人,我军决定采取避其锋芒,划而分之,各个击破的理念,首先派遣叶挺的独立团为先遣军,阻击外敌。

可喜可贺的是,在激战了数天后,叶挺最终得到了两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打开了通往河南等地的通道,为起义军进驻中原地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场战斗,叶挺的独立团被冠以铁军的称号。

打仗靠的就是士气,在旗开得胜的顺势下,起义军横扫中原,在击溃了吴佩孚的军队后,又顺势向东,收复了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成功剿灭了孙传芳的部队。至此,北伐战争已取得了基本胜利。

北伐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救军阀混战的中国于水火之中,可以说,在前期的实践中,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爱国青年的支持,为祖国建设注射了新鲜的血液。可是,这场战争究竟有没有取得胜利呢?没人说得清楚,有人说战争没能进行到底,实在可悲。可从根本来看,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没有像孙中山这样英明领袖的带领下,用军阀去打军阀,也只是相当于打到一个又亲手扶植起来一个罢了。不能不说,在偏离了原有初衷的情况下,中国也必将陷入另一场混乱的内战之中。

但我们不能否认北伐战争的重要作用,即使没有完全使中国恢复安定的秩序,但至少它向热血青年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捍卫家园,不再仅仅停留在道义层面,而是真正地拿起枪杆,终结那些欺凌我们的敌人。

读史犹如读过去的自己,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甲午海战,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某一时间段的惨烈或是辉煌,而是应该想想如何避免国家像那样衰落,如何保持国家的旺盛生命力。细细想想,历史也是蛮有趣味的。

永川博物馆观后感?

永川博物馆建设是永川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它是永川自然历史文化、科普教育、文物展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分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棋院四个馆院。

展馆共分三层,涵盖了自然、历史和人文领域,主要展区有秀美永川、沧海桑田、恐龙故园、自然宝物、远古追踪、汉风醇厚、兴盛永川等。除基本历史文物陈列以外,还重点展示了上游永川龙、石松化石为主的自然类展品,及展示中国书法之乡之风采——以陈子庄为代表的书画艺术作品。

馆藏包括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铜器、铁器、木器等十几个类别。其中国家二级文物9件,国家三级文物60件。文物年代横跨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明清文物占多数。

博物馆观后感?

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艺术家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之处。我们能收获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欣赏,更能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