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航海博物馆观后感,在公司领导的岗位上?
我个人认为无德的人更可怕!
曾经在职场中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现在品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肯定,职场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才有德,提拔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观察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无才充其量会限制一定的发展,但无德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走向疯狂和灭亡。
【举例】李绅,唐朝诗人,李绅出身贫苦,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苦难,以一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流传后世。
但是,李绅走上仕途后,品行极其不端,生活奢侈糜烂,对百姓严苛以待,与当初体会农民苦难的心情截然相反。民间流传,李绅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李绅酷爱吃鸡舌,每餐一盘,需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他对同一时代的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在政治上喜欢拉帮结派,竟敌视自己的恩师韩愈,制造了“吴湘冤案”。
可见,无德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会做出道德沦丧、卑劣不堪的行径,才能不足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去改变,而品德败坏却可以颠覆整个人生价值的底线,才能还可以慢慢的培养和提高,而品德一旦形成,则很难去改变。
“官若无德,毁民误国”,那些品德败坏、卑劣无耻的领导者,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德才兼备才是我们用人的原则。所以,在领导的岗位上无德的人更加可怕,造成的危害也会更大。
关注一探职场,分享职场经历,探讨职场经验,在职场共同成长!
明朝经济与国力急转直下了吗?
谢谢邀请。关于《明史》可信度问题,这个争议很大,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明史》,并分析一下为什么它备受质疑。
1.文学性高。
《明史》是我比较喜欢读的一套史书,家里也买过不同版本的《明史》。整体而言,明史叙事简洁,材料翔实,文笔不错,个人认为,就文笔而言,仅次于前四史。
2.成书艰难。
《明史》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成书过程的艰难曲折,并充满杀戮。
《明史》从顺治二年就开始修了,到清乾隆4年,才最终定稿。 毫不夸张的说,《明史》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方修订的史书。前后历时94年之久,是明朝编写《元史》时长的90多倍,当然,这又是另外一种极端了,也不可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明史的编撰非常重视,进行了很多次大规模严格的增删、政审、篡改。
另外,清朝同时不但严禁民间修《明史》,否则一律杀头,同时还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此外,对有关蒙古、清的各种明朝原始资料做了系统性的销毁和篡改,对诸如"皇明""甲申"等字眼的书籍,更是全部进行销禁、焚毁。
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现存的明朝原始资料分析,中国档案馆内现仅存3620余件明朝原始档案,其他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些档案基本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资料。明朝早中期的原始资料几乎都没了,这也让如今的学者对明史的可靠性失去了强有力的第一手反驳证据。
对此,著名明清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就曾专门指出《明史》有5个缺失的地方:
一是缺失对清廷不利的史实,都删光了。
二是对明初历史记载不够详实,特别是对明朝驱逐蒙古于漠北、东北女真臣服明朝的历史,语焉不详。
三是出于清廷的需要,《明史》对建文帝的事情非常忌讳。
四是对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大肆抹黑嫁祸。
五是对东林党人多加以美化。
3.明朝历史黑料本身就多。
明朝大臣对明朝皇帝本身黑得也够多,这也导致清朝修史的时候直接予以了借鉴。
大家都知道,明朝中后期,言官以骂皇帝为荣为时尚,可以博取虚名,赢得声望,有的甚至不惜公然抹黑,典型就有海瑞骂嘉靖皇帝的万言书,直接把嘉靖皇帝气的吐血,不久就不治身亡。最后海瑞自己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听到嘉靖死了,自己也吐血不止,痛哭流涕。
有鉴于此,清朝很注重对言论的控制,甚至不惜大兴文字狱,历代莫不能比,当然,这只是大兴的文字狱之一了。
4.如何看待《明史》真实性问题?
个人以为,《明史》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有一些不合逻辑的抹黑的存在,当然那些所谓抹黑材料大部分应该是存在的。大家都知道,古代史书有为尊者讳之说,但如果要毁掉一个人的形象,也不定要编虚假材料,就把这个人好的方面说一点,再把他一辈子的黑点如实记录下来,并略加以放大,就足够遗臭万年了。
很多网友很关心《明史》记载的明朝皇帝是不是真的,在这里我也说说我的看法,个人以为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信的,但小篇幅的编造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导。 比如,《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朱以海沉入海中杀死,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及相关墓志铭记载,事实上郑成功去世是先于鲁王朱以海的。鲁王朱以海死后,其世子朱弘桓渡台湾,得到郑经的庇护,直至明郑覆亡。
其次,清朝以前修史都为尊者讳,到清朝修史大部分不为尊者讳,跟前代皇帝相比,皇帝个人形象差距自然也就出来了。
另外,在记录明朝皇帝历史事实的同时,如实记录下明朝皇帝一辈子做过的臭事,也够让他们遗臭万年了,哪个人敢保证自己一辈子没做过几件亏心事呢?在写一个人的墓志铭的时候,记录你一辈子做过几件事,再如实记录你一辈子犯过几次浑,后人在千百字的文章里,就知道你这人生前如何荒唐了。
5.明朝皇帝到底如何?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对明朝皇帝在《明史》中的形象不免要打一个❓,大家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万斯同修的《明史》,史实性相对是最可靠的
首先,明朝皇帝肯定不是个个昏庸暴虐,否则明朝也不可能延续200多年了。需要指出的是《明史》对于明朝的皇帝也并非全部贬低抹黑,对于某些皇帝的描写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正是这种真真假假,以及曲笔写法,使得后世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伪。
那么《明史》到底哪些是可信,哪些又是不可信的呢?个人以为总体趋势是“两头黑的多,中间挑着黑”,也就是说明朝前期的皇帝洪武、建文、永乐和后期的万历、天启、崇祯黑料相对会比较多,中间则有正德、英宗、嘉靖几个皇帝黑得比较惨,其他的倒还好。
最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会写文章的都知道,抹黑也是需要技巧的,那种明面文字抹黑属于低级黑,历代编修史书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几乎个个都是文章高手,他们往往通过一点点的文字稍微改动,甚至标点符号的变动,就能让你对这位皇帝的印象大为改观。 何况是经过94年层层严格把关,反复打磨的《明史》呢?
总评:《明史》是一部文学质量较高的史书,虽然曲笔很多,但整体记载还是真实可信的,只是明朝皇帝黑料也够多,这也导致清朝修史的时候可以直接予以了借鉴,糟点也就多,这也不是单纯清朝抹黑问题。当然,材料怎么取舍,还是幕后执笔人说了算。另外,由于反清复明不断,出于政治需要,在对明朝历史事件的描写、用词的技巧和顺序调整方面,清朝修史时,做出了一些的改变,导致人们阅读《明史》时,对明朝皇帝的印象普遍较差。代表性的是1964年5月,一代伟人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这段话可视为他对《明史》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后代都发展的怎么样?
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清贫的家庭。家境虽然贫寒,可林家世代都非常重视教育,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曾考中廪生,以教书为业。林则徐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寄希望于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都没能如愿,他们又把金榜题名的理想寄希望于林则徐。
少年林则徐确实聪颖过人,12岁中佾生,也就是半个秀才,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但在赴京参加会试时却落第了。
林则徐才华横溢,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这时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林则徐担任文书一职。正是在这个职位上,林则徐目睹了鸦片流入中国导致白银外流、国民嗜瘾的危害。
后来林则徐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成为其幕僚,并在张师诚的扶助下,在第三次参加会试时,一举成功,入选翰林院,正式踏入仕途。
此后,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七年升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为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道光年间,鸦片持续输入,造成朝廷国库空虚,民众体力羸弱,军队战斗力下降,长此以往,有亡国灭种之虞。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与黄爵滋本来同是“宣南诗社”的成员,与黄政见相似,也痛感于鸦片的危害,因此极力赞同黄爵滋的主张。
于是,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到任后,查封烟馆、缉拿英国鸦片贩子、销毁鸦片,禁烟成果卓见成效。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曾写下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搜集、了解国外讯息,学习国际公法,又加紧备战,整顿海防。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虎门督战,英军遂转头攻向浙江,随后长驱直入攻占大沽。道光帝慌了手脚,忙于求和,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林则徐,林则徐被革职,发配伊犁。林则徐忍辱负重,在流放期间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事。他在疆期间,翻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了多地,认为沙俄是我国西北的威胁,应加强西北边防。
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复出,就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道光三十年,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遗憾的是林则徐在赴任途中去世,终年66岁。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径西安时,曾题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有这么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一生,不计个人荣辱,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自己身遭流放也毫无悔意,确实令人钦佩。
林则徐一生为国,宦海沉浮,几经荣辱,那么他的后人的境况如何呢?
林则徐的妻子名郑淑卿,郑淑卿的父亲郑大谟是乾隆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河南永城知县。他慧眼识人,认为当时只是秀才的林则徐必成大器,于是将长女郑淑卿许配给了林则徐。林则徐就在中举人的那一天迎娶了郑淑卿,那一年,林则徐20岁,郑淑卿16岁。林则徐一生宦海飘泊,郑淑卿深明大义与其患难与共,风风雨雨陪伴林则徐走过40余年。1847年,58岁的郑淑卿辞世。
郑淑卿与林则徐共育有四子四女八名子女。其中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早夭,所以只有三子三女长大成人。
长子林汝舟,生于1814年,此时林则徐已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负责编修。林汝舟同其父林则徐一样聪慧,他在24岁时高中进士,也同其父一样,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他一直在翰林院负责编修,直到林则徐逝世后他才升为翰林院侍讲。
三子林聪彝,生于1824年,这时的林则徐已是江宁布政使。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因长子林汝舟有职在身,由三子林聪彝和四子林拱枢随侍入疆。林则徐病逝后,林聪彝三年守孝期满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后又被两江总督怡良赏识,协办团练事务,升为员外郎。同治年间,林聪彝任衢州知府、浙江按察使等职,在任期间,勤勉政事,政绩斐然。光绪四年,林聪彝在福州治水期间,积劳成疾,病逝家中,终年55岁。林聪彝的第五女林步荀也很有文才,她嫁与了姑父沈葆桢的儿子沈琬庆。
林聪彝的孙子林炳章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曾任钦差大臣,也曾在福建负责戒除鸦片事务。民国时,曾任福建财政厅厅长、福建海关监督。后创办实业,1923年病逝。
四子林拱枢,出生于1827年。林则徐发配新疆时,林拱枢只有15岁,他和三哥林聪彝陪伴父亲入疆。林则徐病逝后,他和三哥林聪彝一同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此后十余年一直在吏部工作。后来到地方任江南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1880年,53岁的林拱枢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林步随就是林拱枢的孙子,他是光绪二十九年的进士。他曾赴美任留学生总监、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后致力于实业救国,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被劫受骗,家财散尽。
另外,我国著名的外交元老凌青是林拱枢的曾孙。他原名林墨卿,在抗战时期为保护家人改名凌青。
再来看一下林则徐的女儿们。
长女林尘谭,她的丈夫是清河南布政使刘齐衔。刘齐衔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德安知府、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为官清正,强力肃贪,名臣胡林翼对他就非常赏识。
三女林普晴,她的丈夫便是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的儿子,所以沈葆桢还是林普晴的表兄。林普晴是位非常有胆识的女子,沈葆桢任广信知府时,为对付太平军沈葆桢四处募兵,很少在府治上饶。有次沈葆桢又外出募兵,太平军大举进攻上饶。城中无主帅,官员都劝林普晴赶紧逃生。可林普晴临危不乱,誓与上饶共存亡。她与守城军官制订守城方略,又亲率城中妇女为守城将士送饭。紧接着她当机立断,血书一封致衢州守将饶廷选求援。饶廷选紧急之下出兵广信,于是广信解围,而饶廷选却因为没有收到军令即调兵被革职,林普晴因血书乞援而赢得百姓敬重。
同治六年,沈葆桢接办福建船政,家中事务全部交由林普晴打理。同治十二年,林普晴积劳成疾,于中秋之夜病逝,年53岁。
至于林则徐的幼女,史料并无记载她的名字,她的丈夫郑葆中是一名秀才,郑葆中的父亲曾官至江西九江知府。
林家的后人都非常优秀,这和林家“清廉自律、慎守儒风”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林则徐为国谋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忠贞气节和“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什么事情是你去了台湾才知道的?
据说台湾人不少人认为内地很穷很落后是因为内地没有电话亭,说在一线城市都找不到一个电话亭,直呼太穷太落后了!
说起台湾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大概每个8090后的记忆里都曾有过一首台湾的流行歌曲一部台湾偶像剧!那些年我们喜爱的明星除了香港的就是台湾的,那时候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去台湾看看,走你走过的路,吹你吹过的风!
18年4月份跟随公司一起去了台湾旅游,这是我为数不多的跟着团体游,来到台湾之前想象了无数次来台湾之后的场景,要去走一走忠孝东路,因为动力火车的那首【忠孝东路走九遍】,想去看看【不能说的秘密】里面,最美不是下雨天,是和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
来了台湾之后,见到的经历的有惊喜有意外,不愧是宝岛台湾。那些我们在偶像剧看到的人和风景,就在身边,跟我来,往下看.......
台湾初体验台湾,简称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0万。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是世界第38大岛屿,其中70%为山地与丘陵,平原则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海拔变化大,应北回归线贯穿,气候介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带之间,北回归线以北为副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与生态系资源相当丰富而多元。台湾岛居民超过七成集中于西部的五大都会区,其中以台北都会区最大,总人口达700万。
1、一进入台湾,当台湾导游带着我们走出机场坐上大巴车,就感到一种亲切友好的感觉,说话的声音是真的好听,软软糯糯的,很有礼貌,而且感觉脾气特别好!导游说台湾人说话都是这样子啦!
2、台北的街道给人感觉有点旧,没有那种现代化大都市的感觉,低矮的老房子旧房子很多!导游给我们介绍说,台湾没有进行大拆大建,每个城市都划定了很多不同级别的古迹,要进行大规模大拆大建,是不容易的,所以这些看起来低矮破旧的房子也从老旧变成了怀旧!
3、台湾的摩托车真的非常多,在咱们很多三线城市都在禁摩的时候,台北的大街小巷都是穿梭的摩托车,走在街上都有点不习惯的!
4、在台湾的街边很少看到垃圾桶,原来台湾在90年代开始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街边基本上都是没有垃圾桶的,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的会有垃圾车来收垃圾,并且是垃圾分类回收的。
5、台湾的女生比较保守,家庭观念比较重,大部分性格温柔可爱,软萌软萌的,加上讲话带一点嗲嗲的声音,听说很多男的来了台湾就被台湾小姐姐给迷住了。
来了台湾才知道的事台湾面积只有福建的1/3,只有广东1/5,东为太平洋西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台湾省会台北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岛屿省份,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受台风影响比较大,台湾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约占98%,台湾居民主要由四大族群所组成,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
1、油炸鸡屁股在台湾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七里香,听说还很好吃。而周杰伦唱的七里香则是一种花!
2、美人腿不是指美女的腿,而是一种蔬菜,咱们管这种蔬菜叫茭白!
3、台湾的城市街道都以国内的省市命名,比如南京路、杭州路、辽宁街、天津街等!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不忘大陆,现在成了维系两岸感情的一环。
4、台湾省会台北的区号是02,据说01是留给南京的,所以说南京是台湾的精神社会。
5、动力火车唱的【忠孝东路走九遍】里的忠孝东路在台北大安区,就是一条商业街。可能这条街留给一些人特殊的意义,但是没有故事的人走起来真没啥感觉。
6、台湾的公交车需要招手才停,因为不是每一个站都停,前后门都可以上车,上车之后刷卡,下车的时候记得要按下车铃,下车也要记得刷卡哦。
7、周杰伦的中学母校淡江中学,这里也是周董第一次执导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拍摄取景地。“最美不是下雨天,是与你躲过雨的屋檐”这个屋檐就在淡江中学。
8、台湾的便利店密度世界第一,相当于平均约22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在台湾,不管是买日常用品,还是解决一日三餐,甚至是缴水电费、买车票、ATM取现金、寄收快递等一切生活需要,都可以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解决。
9、台湾人打字还是用1918年发布的注音符号,咱们在1958年推行了汉语拼音之后,就停止了注音符号,而台湾一直用到现在!所以台湾的键盘输入就是这样的,看起来满满的都是字母符号!
10、在台湾的街头如果听到奇怪的音乐循环,记得避让,要么是送丧的要么就是垃圾车来了。
11、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的原因,甘蔗是全岛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产蔗糖最高曾达141万吨,占世界蔗糖的5%。
12、台湾的出租车很多,不仅价格也便宜而且还可以在出租车里唱卡拉OK。和香港出租车车牌几百万一块不同的是台湾出租车车牌可以个人申请,只要达到要求都可以申请一块出租车车牌,所以出租车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13、听说日月潭本来是没有日月潭石碑的,当地人发现大陆游客去旅游喜欢与那些石碑合影,所以才立起了一块石碑。
14、台湾人很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因为他们不愿意别人过问他们的私事。
15、1949年电影【阿里山风云】之主题歌《阿里山的姑娘》,填词者为四川人,作曲者为杭州人。
16、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中华文化宝库的美名,收藏有全世界最多的中华艺术宝藏,其藏品的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5000年的中国历史。
17、鹅銮鼻灯塔塔高18米,塔底周长110米,是远东最大的海上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美称。
18、台湾最高峰为玉山,海拔是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也是东亚的第一高峰,是登山游览胜地,被誉为"台湾屋脊"。
19、台湾的男人都需要服兵役,听说当年周杰伦是因为他有僵直性脊椎炎,《最后的战役》这首歌算是他对自己没能服兵役感到遗憾所作的歌曲。
20、据说台湾不少人认为内地很穷很落后,是因为大街上没有电话亭。而且还特意出视频教大家如何使用电话亭打电话!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电话亭是咱们20年前使用过的,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谁还用电话亭呢?
台湾十大最经典美食1、蚵仔煎、2、台湾卤肉饭,3、阿宗面线,4、鼎边矬,5、盐酥鸡,6、生炒花枝,7、官才板,8、太阳饼,9、芋圆,10、大肠包小肠
台湾美食真的太多了,甜、辣、咸,或单一或混合的甜辣,咸甜,总之你想要的口味这里全都有!
台湾十大最值得去的景点作为中国的宝岛台湾,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有看不完的风景有吃不完的美食,去看看历史的遗迹,去感受不一样的闽南风情。
1、日月潭风景区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群。
2、阿里山阿里山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共有大小18座山峰错落组成。没有来过阿里山也该听过: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3、太鲁阁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东部,是台湾最早的国家公园之一,“鲁阁幽峡”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
4、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这里有东亚最亮的灯塔——鹅銮鼻灯塔。
5、阳明山公园阳明山公园位于台北市近郊,有非常完整的火山地形,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地。
6、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士林区,建造于1962年,1965年落成。这也是两岸血浓于水的见证,历史总是牵动着人心。
7、台北101大厦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摩天大楼,楼高509.2米,地上楼层共有101层、另有地下5层,可以一眼俯瞰整个台北市区的美景。
8、士林夜市士林夜市为台北市最具规模的夜市之一,以各种传统小吃闻名国内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吃货,像已经成为美食地标。
9、兰屿位于台湾以东,太平洋以西的一个岛屿,是台湾最美的离岛,兰屿本身也是火山喷发形成,地势独一无二。
10、中正纪念堂台湾最具有重要纪念价值的地方,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于1976年动工兴建,1980年竣工。
台湾偶像剧拍摄地点打卡1、【不能说的秘密】
淡江中学:《不能说的秘密》取景地
周董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同时爱上了里面的歌曲,最美不是下雨天,是和你躲过雨的屋檐。这个屋檐在淡江中学,淡江中学也是周杰伦的母校。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精诚中学:《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取景地
精诚中学位于彰化,是电影中沈佳宜和柯景腾所就读的中学,也是导演九把刀的母校,看到操场边的长凳,你能回忆起电影里的场景吗?
3、【我可能不会爱你】
竹村居酒屋 :《我可能不会爱你》取景地
竹村居酒屋美食出众,但更多人来这里是因为《我可能不会爱你》。而且还要选择大仁哥和程又青坐过的位子呢!
4、【恶做剧之吻】
台中静宜大学:《恶作剧之吻》主要取景地
树荫下的百名榜、湘琴递情书的鹊桥、直树与湘琴曾走过的走廊与林荫道等,都是在此拍摄完成的。
5、【流星花园】
嘉义中正大学:《流星花园》的取景地
剧中道明寺和杉菜所就读的学校,走过中正大道,经过文学院、体育馆、理学院、喷水池,再到中央广场和礼堂,沿前瞻路回到宁静湖绕回校门,这里回忆的80后的青春!
6、【海派甜心】
美丽华摩天轮:《海派甜心》的取景地
台北美丽华摩天轮是众多偶像剧取景地,
摩天轮应该是每个女生的梦,总是与浪漫二字挂钩。
7、【下一站幸福】
花田村:偶像剧《下一站幸福》取景地
花田村位于宜兰员山乡的望龙埤,由地下涌泉和山泉水汇聚而成的望龙埤三面环山,湖光山色令人流连。
8、【转角遇到爱】
桃园大溪花海农场:《转角遇到爱》取景地
农场有种满薰衣草的紫色梦幻区,还有鲜艳缤纷的彩虹花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浪漫的味道!
台湾的交通台湾并不大,交通各方面都不错!省内就有不少航班,铁路方面有高铁和台铁!市内有地铁,在台湾叫捷运!出租车、摩托车非常多,包括大把小巴,在台湾几乎不用担心交通出行问题!
什么时候去台湾最合适?台湾的最佳旅行时间为春季(3-5月)及秋季(9-11月)。
春季(3-5月)台湾的春季天气舒适,较适宜户外活动,春季也是来台湾赏花的好时候,阳明山及阿里山都是游客赏花的首选地点。
秋季(9-11月) 秋季是台湾旅行的“大旺季”,这期间台湾晴朗少雨,气温也没有夏季那么炎热。少了绵绵阴雨与台风的困扰,让很多人选择来台湾旅行。
夏季(6-8月)台湾的台风较多,不是特别适合旅行。
冬季(12-2月)冬季是台湾旅行的淡季,也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候。
台湾的住宿台湾的住宿花费相对较贵,尤其是台北与高雄的住宿,酒店的标准间价格大概在500元左右。
垦丁、花莲的住宿会相对便宜一些,一晚300元左右就可以住的很好。
注意:台湾的酒店禁烟,吸烟需要到指定区域!
台湾货币台湾流通货币为新台币(简称为TWD或NTD)。纸币常用面值为100、200、500、1000,最大面值2000,不太好找钱,所以换钱的时候尽量换小面值。100以下额度为硬币,行前最好准备一个放硬币的零钱包。
汇率参考:
1人民币≈4.4863新台币
10新台币≈2.415人民币
注意事项1、准备一个转换插头,适用美标转换头。
2、地铁扶梯左行右立,左边是急需赶时间的人通过的,不要挡住。
3、地铁和公交车上不能喝水吃东西,不仅仅是在地铁上,地铁站内也不能。
4、台湾人最讨厌有人冲他眨眼,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5、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
写在最后想到台湾,你会想到什么?
每一个8090后的记忆里,大概都有一首台湾的流行音乐和一部台湾偶像剧! 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明星,已经不再年轻,想起台湾,大概就是回忆起曾经青春年少的岁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认识一个地方,也许只因为一句歌词,一个镜头;喜欢一个地方,也许是因为一句对白,一首旋律;记住一个城市,也许是因为一部电影,一段记忆,一个人。
想到台湾,你,会想到什么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为何能在拉丁美洲繁殖到588亿之多?
首先,5.88亿是拉丁美洲的人口数量,而拉丁美洲上不全是西班牙后裔。要说一大半是,那倒是有可能的。
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日不落帝国”这一称呼,最早的发明者并不是英国,而是大航海时期的西班牙。卡洛斯一世的曾经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也就是说,西班牙才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后来的英国只是“捡了个漏”。
(西班牙国旗)
1500年前,整个西班牙笼罩在中世纪绝望又窒息的氛围之下,多国并立。直到15世纪末,光复运动胜利,西班牙才实现了统一。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金子)的需求量增大。而金子本身是属于贵金属,升值空间较大。因此大家喜欢囤积金子,坐等升值。于是,市场上流动的黄金减少,国王、贵族和商人开始追求大量的黄金,在患上“宗教狂热”后,又犯了一种新病“黄金狂热”。
(西班牙地理位置)
托马可·波罗的福,在他大肆宣扬神秘的东方有着遍地黄金后,欧洲开始垂涎三尺。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命令,率船队出发,朝他梦想中的亚洲大陆前行。阴差阳错,揭开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序幕。
(哥伦布)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开始殖民扩张在大西洋浪了几周后,哥伦布的舰队终于到达了美洲庐卡雅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小岛还处在新石器时代。别说黄金了,连个铜器都没有。总不能空手回吧,几经周转,哥伦布掠了一批印第安人回去。
(哥伦布图谱)
虽然开始没发现黄金,但好处总是有的。16世纪初,西班牙建立起当时最为强大的无敌舰队,正式开启了大航海的征途。当时的美洲大陆,没有统一的政权,各种势力割据,一盘散沙。而西班牙有着坚固的盔甲、锋利的重剑,对付这些“土著”,轻而易举。没过多久,西班牙就开始了对拉丁美洲的殖民和占领。
(西班牙舰队)
拉丁美洲到底有多少西班牙后裔?西班牙殖民后,大肆屠杀当地的原住民。侥幸逃过大屠杀的人,也被欧洲带来的天花、梅毒等流行病折磨致死。在战争和流行病的双重攻击下,美洲的印第安人急剧锐减了90%。剩下的10%,开始与西班牙殖民者通婚。
(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地)
可是蛋糕谁都想要分,除了西班牙,旁边的葡萄牙也在向美洲进军。16世纪初,葡萄牙占领了巴西,这和西班牙人无关。所以,除去巴西的2亿人口,拉美人口还剩下了不到4亿。
那这4亿全是西班牙后裔吗?我看不见得。
(葡萄牙国旗)
黑奴贸易兴起,大量黑人被卖美洲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相继走上了海外殖民之路。1519年,麦哲伦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完成了西班牙的环球旅行。随后黑奴贸易开始。
(新航线的开辟)
为了从殖民地获得更多财富,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不满足于直接的掠夺,他们开始着手经营殖民地。在北美种植烟草和棉花,西印度群岛种甘蔗,中美洲和南美洲开发金、银等矿藏,随着种植园的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就这样,大量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大陆,没日没夜的干活儿。因此,拉丁美洲的人口种族构成还有黑人。
(漂洋过海来的黑奴)
综上,若是说拉丁美洲的5.88亿人口是西班牙人繁殖的,这未免也太武断了,葡萄牙人不该拥有姓名吗?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