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奇古玩城,聊聊你们所知道的奇闻趣事?

不相信神异的事儿时,往往遇不到神异的事儿。相反,相信有的人,总是能遇到。

我二舅就是一个非常信神仙的人。他也经常会遇到神异的事儿。

二舅住农村。他一直是住在我姥爷的爷爷留下的老院子里。

老式农村的院子,一般都不留太大的空地,会把大多数的土地都用墙或篱笆圈出来当菜地。二舅家靠南边的大部分,就是这样的菜地,三面是至少几十年的胶泥垛的矮墙,北面靠屋檐这边,是高粱杆夹的篱笆。紧靠南边泥墙的中间位置,有一棵老杏树,树不高,枝杈伸展到周围,却是占了不小的空间。整个菜园不大,近一亩多吧。在这小菜园的西南角,有一个很小的青砖小庙。半米宽,长和高也就一米多。这个是属于姥爷家一直有的。我记事儿时,就知道那是个神秘的地方。小时候到姥姥家,会到菜园摘瓜果吃,也会爬到杏树上摘还没熟的、酸倒牙的青杏,可从来不敢去那个小庙旁看。那里面供的是黄大仙。就是黄皮子。年节时,要摆供品,上香。

院子归了二舅后,他基本上没改动过,还继续信黄仙儿的。

有一年快入秋的时候,二舅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和家人躺在炕上睡觉,半夜时,屋地上总有一个小铜人走来走去的。小人很小,不到一尺高,有粗略的眉眼,胳膊腿都有。连着做了好几天,二舅信这些东西嘛,总觉得有啥事儿,就找了个会解梦的,给他分析分析。人以群分嘛,信这些的人,肯定朋友里有不少人也信这个,或对这个 感兴趣的。解梦的说,二舅总梦到小人儿,是不是犯小人啊。(犯小人一般指有坏人给某人背地里使坏,要害他的意思)。二舅听了大惊,挨着个儿地把自己认识的人都想了一遍,平常有点儿别扭的,都暗暗记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防备了。

多天过去了,那个梦还是隔三差五的出现,小铜人依旧半夜在屋里走来走去。 也没啥小人要害他的迹象。二舅就觉得:这个解梦的不过是凭一本书自己瞎研究的,是个半吊子水平,不一定准。思来想去,决定去问问五先生。

五先生是邻村的一位盲人,据说年轻时跟一位得道高人学过算卦。只是不怎么出手。二舅也算跟五先生认识,就备了礼物,来到五先生家请卦。五先生人很和气,脸上总是挂着笑,但是不认识的人,他是不会算卦的。农村的人家都有院子,一般白天院门都是敞开的。这是传统吧,家里有人,就不会关了院门。现在可能不太一样了。关门的人比较多了。二舅走到五先生家院子中央时,五先生已经迎了出来。拄着他的那根竹拐杖,微微侧着头,笑眯眯地说道:“哎呀,是王二兄弟啊,真是稀客啊。”

二舅也不惊讶,对五先生这种听声认人的本事早有耳闻的。这是老天爷给的本事。

二舅送上礼物,和五先生客气推让了一番后,就讲了自己的奇怪梦境。五先生听后,沉默片刻。然后将左手缩进袖中,掐算了几下。就对着二舅神秘一笑:“王二兄弟,不必担心,这个算是你的一个小财运。是好事儿。”二舅一听,满脸愁云立散,眼睛也亮了:“真的啊?还是五先生厉害!”

五先生摆摆手:“不要多想,时机到了,财自然上门了。不过不要期望太高。”

说来也奇了,二舅自从听了五先生的卦后,晚上再也没有做过那个梦。可等了几天,期待了几天后,也没有财运上门。就不再多想,反正五先生都说了,肯定跑不了。二舅对五先生是非常相信的。

以前东北农村秋天时,都要挖个方形的土坑做菜窖。在春天时再填上土,还可以种菜。现在基本上都用水泥砖修固定的菜窖了。二舅家的菜窖一直在菜园的东南角的位置挖,那年的雨水比较大,挖了一半地下竟然渗水了。看情形,水还挺多。没办法,只好重新填了。二舅犯愁了,难道这个冬天没有菜窖了?整个菜园再看一遍,咦?黄仙庙那边的地势明显高啊!整个菜园是个西高东低的地形。算算西边差不多比东边高出多半米,要是在那里挖窖,应该可以了。说干就干。

当二舅挖到土又有点潮时,决定停止了,就这么深吧,凑合一冬了。在清理靠小庙一侧的边角时,铁锹咣当一声,似乎碰到了石头了。小心挖开周围的土,露出了一个脸盆粗细的大肚坛子,就是那种老式的腌咸菜的坛子。

“挖到宝了!”二舅一阵惊喜。也不顾清理菜窖了。朝外面大喊,把二舅妈,大表哥小表弟们一个个喊了一遍。

结果,不但自家人都来了,坛子还没搬出去时,全村的人差不多都来了。

人多好办事啊,用到用不到的,一堆人帮忙把坛子给抬到了屋里。坛子还挺重的。

这么多好奇看宝贝的人在呢,那就打开看看吧。那坛子原本是有个木塞一样的盖的,早就朽了。一碰就碎了。里面似乎只有一样东西——一个个,一团团的,泛着白霜的青绿色——都是大钱儿,就是方孔铜钱。没看到珍珠美玉金元宝,银元宝也没有。大家比较失望。大钱儿这东西,一直不是稀缺的玩意儿。过去冬天,哪家的孩子不用大钱儿和马尾做个毽子玩啊。

二舅也觉得不值啥钱,多数都糟了,当铜卖也不值钱的。

但是也有个人说铜钱里也可能有值钱的古董大钱儿。于是二舅又觉得有了希望,决定有机会找个明白人问一下。

现在是信息时代 ,智能手机打电话上网,能和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即时联系。可有的时候,有一种东西的速度,比手机传播得还快。那就是传言。

没两天,周围十里八村的都知道某村的某人挖到宝了。还引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县上兼管文物工作的丁干事。之所以是兼管,是因为这个地方没啥重要的文物古迹需要专门的部门管。百八十年前,这地方都是闯关东的农民建的窝棚。整个县,村子名字最普遍的,就是某某窝棚。

丁干事工作很积极,信息也很灵通。很快赶到了二舅家。虽然是兼职,可业务知识还是很熟练的,跟二舅讲了很多政策要求,非常严肃。二舅非常沮丧地搬出了那个装满铜钱的坛子。丁干事把铜钱都倒到了桌子上,单个的,粘在一起的,都仔细地看。然后又和二舅下到那个菜窖坑里,研究了半天。

二舅看着重新回到屋里,写写记记半天的丁干事,小心地问道:

“那个,丁干事,我这个只能给500块钱和一面旗么?”

“什么?”

“我都打听不少人了,像我这种情况,东西一般都要上交的,然后只给500块钱,和一面锦旗。”

丁干事听了哈哈地笑了:“你想多了。这个你自己就留着玩吧,卖铜也卖不了多钱。大钱儿都是清末的,不值啥钱。也不算啥有价值的文物。估计就是个小地主——咳咳,你这个是祖上的老院子了,也可能是你家的哪个祖辈埋在那的。留着吧,是个念想,将来也许能卖多点儿钱。”

二舅失望之余,想起五先生的话也就释然了。

上海聚奇古玩城

有在西安的朋友可以给推荐一下攻略吗?

兵马俑线:兵马俑—华清池—骊山—长恨歌(这个有季节性,一般从四月~十月演,之后几个月太冷就不会演)

秦风唐韵

他们说如果你看过《刘三姐》,那《长恨歌》比那个更震撼,它以骊山整座山做背景。

《长恨歌》看过两次但是总觉得不够,肯定还会带孩子去看。

因为陪孩子研究兵马俑,开启了我们喜欢走进博物馆看展的爱好,带着孩子也打卡两次,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也许她还会有什么新的疑问呢,还需要去找答案。

市区游:西安碑林博物馆 书院门 西安城墙 钟鼓楼 回民街,陕西历史博物馆 小雁塔(西安博物馆) 大雁塔 广仁寺 西安城墙

碑林博物馆在书院门,碑林博物馆的门口是就是孔庙;碑林博物馆门票70元/张,用兵马俑的票可以打85折。

广仁寺是陕西地区唯一一座藏传寺庙,是中国唯一的绿度母主道场,里面有康熙真迹,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真身舍利。

汉阳陵博物馆旁边还有银杏林,银杏黄了的时候人非常的多。

博物馆

其他特色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半坡博物馆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需要坐高铁。比较大的几个青铜器真迹在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出现“中国”两个字的 “何尊”就在这里了。它也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何以为尊,我有中国”。

回头一看,大部分都是博物馆,因为喜欢走进博物馆。

曾经在碑林博物馆看到了“昭陵六骏”,在宝鸡博物馆看到了青铜树,兵马俑博物馆真的不是只有兵和马,所以计划把西安及周边的博物馆都走遍。这个真的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考虑了。

其它有名的景点,但是离得都比较远,需要看各人的时间了。

华山风景区 、茂陵、乾陵、昭陵、霍去病墓、法门寺 、太白山、耀州窑博物馆、黄帝陵、壶口瀑布、延安。

其实西安人都喜欢进秦岭,秦岭有七十二峪,一座天然宝库,夏天进出山都非常的堵,就这样也阻止不了西安人民进山。

来西安都会去的地方就是回民街,我原本以为回民街都是游客到的地方,在西安土著的带领下,才知道他们也混回民街的。不过会走到旁边的巷子里面去寻美食。就是西羊市,大皮院这些小巷子了。

一进西羊市就有蜂蜜凉糕,想不起名字了,两家都好吃。花奶奶的酸梅汤,是自己熬的,麻乃馄饨都在这条街。

下面这些大家就要借助高德地图了,因为我每次都是朋友带着走。

马峰小炒泡馍(说马洪小炒泡馍也不错),高家烤肉(她家的砂锅馄饨也可以)(进他家要走过狭窄的一条一人过的道,不要害怕,就在里面,完全感受酒香不怕巷子深)

高家烤肉出来的左手边有一家饺子记不清名字了(好像王家饺子馆)也不错,然后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盛家的釀皮。

我也吃陕拾叁冰酪,很多怪味的,醪糟味,油泼辣子味的,反正都是尝试。

还有一些美食,也喊不出店名了,没有吃过,比较好奇的,如果你胆子大,合你心意都可以尝试。也推荐上三联社报的“一真楼”我也准备去。

不要问我什么时间去回民街人少,没有人少的时候,一年四季人都多。

西安的美食还有很多,只是这条街非常的集中。穿梭于人群,一定记着牵好孩子,照顾好财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大雁塔属一个片区,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下午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晚上大唐不夜城。

上午兵马俑,下午华清池,晚上在华清池看长恨歌表演。

上午碑林博物馆,下午钟鼓楼回民街,晚上永宁门城墙赏花灯。)

以上都是按照自己的偏好整理的攻略。景点,美食都是一些建议,图片也是来之网络、圈友、朋友(因为我每次都忙着吃,没照相)但是希望给大家的西安之旅带来帮助。

大年初一出生因何而奇?

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原本不足为奇,正如题目说明讲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随时都有人出生。但是,贾元春的生日从冷子兴的口中说出,肯定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也是书中一处非常奇特的细节。元春正月初一出生,奇就其在道明了《红楼梦》故事的缘起,交代了贾元春真实的身份,以及宁荣二府的来历。

那么,贾元春的生日为何如此奇特,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冷子兴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与贾雨村演说荣国府

冷子兴似乎是一个非常有好奇心之人,在村肆中见到贾雨村时,便连说:“奇遇,奇遇”。冷子兴与贾雨村“演说荣国府”,原本就“奇了”,贾元春生于正月初一,不过是冷子兴心目中的第二奇。因为有了这番“奇遇”,才引出了贾元春生日之奇。因此,破解贾元春生日奇谜,就得先从冷子兴说起。

说到冷子兴,就会联想起两个情节: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薛宝钗的冷香丸。王熙凤的判词中就隐藏着冷子兴的结局,“二令”是“冷”,其结局是“休”。薛宝钗冷香丸的配方,是给冷子兴的亲戚周瑞家说的,冷香丸、冷子兴,都“姓”冷。而薛宝钗的“冷香丸”是有出处的,其来源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的一段记载:

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大明太祖高皇帝的母亲因为吃了一粒白色香丸,降生在元朝天历元年九月的一个夤夜。白色是冷色,就是“冷香丸”。冷香丸、天历元年,就是书中的“天香”。这是“红楼”第一梦:仙缘,也是书中的香橼。“贾雨村夤缘复旧职”,就是说的这段“夤缘”,宁荣二公名贾演、贾源,也就是“夤缘”。“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演是贾演,因而,冷子兴、贾雨村不仅说的是荣国府,而是宁荣二府一并都说了。

“冷”有来历了,那么“子兴”呢?

太祖高皇帝出世后,“太后常谓仁祖曰:人言吾家当生好人,今吾诸子皆落落不治产业。指上曰:岂在此乎?”仁祖,即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就是朱世珍,书中以袭人暗喻。这段记载,意思是陈氏太后把振兴朱家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因冷香丸而出世的第四子身上。所以,这是“冷子兴”的第一个来历。

朱重八后来投奔了郭子兴,因而开始发迹,这是“冷子兴”的第二个来历。既然入世,就得有个书名大号,郭帅便以自己名字中的“兴”字,给朱重八取名为“朱兴宗”。后来,又改名朱元璋,字国瑞。做了皇帝,朱元璋不忘“夤缘”、“香缘”,追谥先祖和三个哥哥。为了厘清皇统,以自己为正脉,三个哥哥为旁支,因而,以“兴”为字辈,三位兄长分别取名为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四兄弟的名字合起来就是“隆盛祖宗”,朱家因此而兴隆——这是“冷子兴”隐藏的最大机密。

贾雨村是“兴隆街的大爷”,其隐藏的身份就是荣国府开山之祖,也就是桂林靖江王一世祖。荣国府就是“西方灵河岸上”的靖江王城,林黛玉在荣禧堂中见到了兴隆街大爷嫡孙、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荣穆王”。朱兴隆先被追谥为南昌王,后改谥靖江王,因而,“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原来,冷子兴、贾雨村是一家人,都是因为“冷香丸”这段仙缘而相遇,岂不是“奇遇”?既然是这样一段奇缘相遇,他们说的是都是奇事,贾元春不过是诸多奇事中的一件奇事。比如,当冷子兴说到贾宝玉是“新奇异事”时,贾雨村随身附和:“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

《红楼梦》处处皆奇,别的奇事咱们先按下不表,只说冷子兴为何说贾雨村生于大年初一“奇了”。

“三春怎及初春景”,怎么会有四春?

三春,指的是迎春、探春、惜春,一年总共只有三春,孟春、仲春、暮春,书中也是说的“三春怎及初春景”、“勘破三春景不长”、“三春去后诸芳尽”,为何贾家有四春呢?

《红楼梦》中的时序采用的是阴阳合历,贾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未必就是“春”。正月初一,是以农历计算一年的开始,并非春天的开始。一年之春应当以阳历“立春”这天算起,从大寒交节到立春,这才算进入春天了。假如《红楼梦》中以正月初一为“过大年”之日,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如果在立春节之前,就叫“年前春”,在立春节之后,就叫“年后春”。

书中没有交代具体时间,那就无法查阅贾元春出生这天是在立春节之前,还是在立春节之后。从“三春”的概念说,贾元春应当出生在立春节之前,是“年前春”生人。

贾元春判词中,有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恐怕也是交代了她出生这天是“年前春”,也就是虎年兔月生人。这一天大概是以易学纪年干支记月记日的立春交节这天,正月初一恰好是立春,但却没有交节,或者正处于交节的当口。当然,“虎兔相逢大梦归”不仅只是说贾元春的生日,其中的深意隐藏着大明、靖江王、南明的灭亡。

显然,作者把“年前春”也算作“春”,这是其采取阴阳合历,以及易占万年历设定《红楼梦》时序的缘故。如此,就能解释“元春”之后还有“三春”的疑问了。

若是以阴历纪月,正月初一就是现在所说的“春节”,古代鞭牛开春仪式多在这天进行。“三春怎及初春景”的初春,指的就是以正月初一为春天开始这个“春”。若是以阳历立春的“年前春”理解,这个“初春”则是非常短暂的,很快就进入“三春”了。

作者写得这么复杂,究竟在隐藏什么真相呢?这其中的隐秘,还得从“冷子兴”身上找答案。

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夏四月立《朱氏世德碑》,也就是皇陵碑,讲述了自己的家世。在《朱氏世德碑记》中,太祖高皇帝亲笔写道:

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一公,初二公,初五公,初十公凡四人。初一公配王氏为祖考妣,有子二人,长五一公,次即先考,讳世珍。

这段记载,十分清楚地说,太祖高皇帝的爷爷名叫朱初一。初,“裁衣之始也”,因而,初一公下面就是“龙衣人”。写到这里,就不用多说了,贾元春生于正月初一,其中之谜不解自明。这样的写法,是不是“奇了”?

贾元春结局隐伏明朝灭亡,果然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以“虎兔相逢”这等复杂的笔法写贾元春的生日,又暗藏了“朱初一”,那么,其结局“虎兔相逢大梦归”就一定隐伏了“初一”嫡派子孙的结局。初春过后是三春,“三春去后诸芳尽”,这一天从“初一”开始。

贾元春其实是贾家最高预言者,其地位远超秦可卿。元春在书中总共有三段预言,即警幻仙境的册页画、判词和恨无常曲;省亲时所点的四出戏,以及另一个元宵节所制“炮仗”灯谜。元宵猜谜到夤夜,又称“射虎”,射虎必定是弓箭,因而,贾元春的册页画中的“香缘”就挂在弓弦上。

香橼就是朱元璋出世时的“仙缘”,这也难怪元妃要点这出戏“伏甄宝玉送玉”了。甄宝玉就是“那僧”,也就是后来的癞头和尚,暗喻从皇觉寺起家的太祖高皇帝。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暗示此时大明已葬送半壁江山,到了南明“分瓜(见刘姥姥酒令和薛宝钗栊翠庵品茶的茶具)”时期。太祖高皇帝因为“香橼”,封“兴隆街的大爷”为靖江王,其子孙因而“得玉”。

靖江王城坐落于广西桂林漓江之畔,漓江发源于灵渠,就是“西方灵河岸上”。这家藩王在第一个“虎兔相逢大梦归”过去之后的第二年,荣穆王之子朱亨嘉称帝,以洪武年号取代了大明皇统。不久,即被隆武帝活捉并绝密缢杀于连江,对外却宣称得暴病身亡。

贾元春之死,有缢杀、病死之说,与林黛玉一样,都是“玉带林中挂”。靖江王因“香缘”而荣华富贵,故而,贾元春的弓弦上挂着香缘。

朱亨嘉死后,其堂弟朱亨歅继续袭藩,却在顺治七年(1650年)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缢杀。孔有德后来在李定国的攻击下,被迫自尽,死前纵火烧毁了靖江王府。这一年正是农历庚寅年,属虎,缢杀朱亨歅的孔有德也属虎。桂林靖江王是大明藩王,兔是月的象征,也就是明朝的象征。虎兔相逢大梦归,靖江王彻底消亡。

顺治皇帝福临,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是农历戊寅年,这一年,皇太极正式向大明发起攻击。而真正取代大明的,却是虎年生人顺治——虎兔相逢大梦归。

康熙元年(1662年),又是一个虎年(壬寅)。这一年阴历四月二十五日(书中的芒种节),吴三桂以弓弦将南明最后一代皇帝朱由榔缢杀,然后纵火焚烧。这一历史,全部画在了贾元春的册页画中。

贾元春在元宵节所出灯谜中,有一句“回首相看已化灰”,正是贾家“爬灰”的伏笔,靖江王城、永历帝,都毁于烈火之中。所谓“烈火烹油”,并不是贾家兴隆的预言,而是朱由榔悲剧结局的真实写照:油,即朱由榔之“由”。由在水边,正如贾演、贾源为水所淫。淫,即“久雨为淫”,被水长期浸泡的意思,寓意清取代了明。

元春的最终结局,由她省亲时所带的丫鬟抱琴,也就是薛宝琴做了归结。薛小妹的《怀古十绝·赤壁怀古》中说:“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隐藏的是靖江王结局。

薛宝琴八岁时随父到西海沿子真真国,说的就是康熙元年,这一年,康熙八岁。所以,真真国十五岁女儿,即以“十五”暗喻明朝,又与真真国暗藏了“女真”。这样的写法,其实就是“清明”,即明清之交,故而,“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第十四回书中,就有这样的批注:“清,属水,子也”。

“太祖太爷”也是生于大年初一,是贾家的“初一公”,所以是“演源(夤缘)”。贾元春只是类似于抱琴之类的“替身”人物,揭晓“初一”家的结局。从初一到元宵,贾家“元消”,这期间仅仅十五天,“时逢三五便团圆”,贾元春的生日其实就是大明的一个暗喻符码。这其中所隐藏的真相,确实是“奇了”。

什么藏品是值钱的?

收藏物品琳琅满目价值不一,独一无二收藏品更是价值不菲,随缘收藏心态才会知足常乐!【翡翠收藏】资源枯竭首选品👍👍👍👍

哪种最值得你收藏?

内蒙新疆戈壁石,个头适合摆放和手拿把玩欣赏都很舒服方便象形颜色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