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古玩市场,你的老家曾经出过什么历史人物?

山西临汾人,临汾出的历史人物还真不少,从古至今都有,下面我一一给你们介绍

尧(约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 。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

卫青 (?~前106)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元光二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

霍去病 (前140~前117)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汉族,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元朔六年(公元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又封骠骑将军。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

柴绍 (578~638)

柴绍(578—638年),字嗣昌,汉族,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绍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唐朝建国...

霍光 (?~前68)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7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

荀况荀子 (前313~前238)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

卫子夫 (?~前90)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女,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车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

师旷 (前572~前532)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他还是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玄默》等琴曲为师旷所作,当属依托之辞,但可见后世对他的推崇...

贾充 (217~282)

贾充(公元217年-公元282年),字公闾,西晋时期大臣、开国元勋,官拜太尉行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封爵鲁郡公。贾充主持修订《晋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其女贾南风为晋惠帝皇后,地位显赫。公元282年,贾充病重,交出印绶退位,同年四月贾充病逝,时年六十六,谥为武公,追赠太宰。人物生平辅助司马贾逵晚年生下贾充,是充闾的喜庆事,故此为取名。公元228年(太和二年),贾逵病死,贾充尚未成年,...

徐晃 (?~227)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总评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

卫广

卫广,西汉将军、中郎将。军功卓著,曾平定南夷、攻打昆明国。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有同母兄弟四人,姐姐两人。其家号称卫氏,在平阳侯封地以内 。其父早卒无载,母亲冠以夫姓称卫媪。其长兄卫长子,后改表字叫长君。卫媪的大女儿叫卫君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就是卫子夫。卫子夫有同母弟三人:卫青、卫步、卫广 ,三人都冒姓卫。元鼎六年,南粤(越)叛乱,皇上就命令驰义侯通过犍为郡征发南夷的军队。且兰国的首领担...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在今安泽一带)。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广安古玩市场

成都有几个5A景区?

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人类文明的巧夺天工。身在成都的你可不要错过这些美妙风景!成都5A级景区只有一家,那就是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成都的景区景点吧!

成都5A级景区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

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满目青翠,诸峰环峙,状若城廓而得名,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建于战国时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被誉为“世界活的水利博物馆”。

秀美的山水景观与宏大的水利工程和谐统一,风光绮丽,美景如画,拥有离堆古园、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以及秦堰楼、玉垒山、茶马古道、南桥、玉女峰等景观景点。

(二王庙)

(安澜索桥)

成都4A级景区

杜甫草堂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38号,成都市外西草堂路

武侯祠博物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

三圣花乡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天府大道南段

花舞人间

地址:新津县永商镇梨花大道一段555号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青羊大道227号

成都人民公园

地址: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

国色天乡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

虹口旅游景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虹口景区管理处

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雪山滑雪场

洛带古镇

地址:成都市龙泉镇北10公里洛带镇

街子古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凤栖山街子古镇

平乐古镇

地址: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

黄龙溪古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

芦沟竹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

刘氏庄园博物馆

地址: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

建川博物馆

地址: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迎宾路

花水湾温泉旅游度假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花水湾镇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地址:四川省成都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

宝光桂湖

地址:新都城区中间地带,新都区政府对面

东郊记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中段4号

天台山

地址:四川省邛崃市天台山镇

元通古镇

地址: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

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

成都市欢乐谷景区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16号

桃花故里旅游景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人民政府

农科村旅游景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科村景区管理局

新场古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二段601号

望丛祠

地址:成都市郫县望丛中路5号

三道堰

地址:成都市郫县三道堰镇

五凤溪

地址:成都市金堂县五凤

石象湖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石象湖景区

彭州宝山旅游景区

地址: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

灌县古城

地址:都江堰市瑞莲街115号

新都锦门丝绸商贸旅游小镇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锦门接待中心

以上就是成都的景区景点大全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交流!喜欢的记得关注或点赞哦!

能晒晒你们家乡的春光吗?

满园春色关不住 烟花三月后官湖

后官湖有一种宁静中的美。每每坐在知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赏月,望着远处的天香山,在遥远的湖对岸。京珠服务区的灯火穿透夜空,听车流声,在湖面上咆啸。三三两两的游人,从月湖栈桥上走过,与荷风切切私语。听一曲高山流水,放歌后官湖,音乐在湖面上回荡,心灵也在山水中释放。物我两相忘,只有后官湖。

一一邓歪 知音湿地后官湖

平昌板庙低保多少钱?

平昌板庙低保的具体费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确定。低保金是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用于解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食物、住房、医疗等。

根据平昌县的相关规定,该地区的低保标准是根据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救助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家庭类型及其家庭人口数量的不同情况,低保金额和额度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低保金的发放方案是由平昌县民政局或社会救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通过审核后进行发放。如果您想了解更具体的费用信息,建议您咨询当地的民政局或社会救助部门,以获取更多有关平昌板庙低保的信息。

古时黄河上拉铁索桥的为什么是黄河大铁牛?

"九曲黄河传神话,镇河铁牛现真身"

30年前,一位博物馆的馆长樊旺林,不相信黄河镇河铁牛只是一段民谣一个传说,他相信在历史悠久的黄河上曾经有一座巨大的浮桥。所以他带领一批工作人员沿黄河挖洞寻找铁牛踪迹。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在黄土中挖了无数个坑,他磨坏了十多几双解放鞋。在一片质疑声中,樊旺林咬牙坚持到那一天,当其中一个勘测杆,探测到土里两米下的铁牛,终于黄河传说中的铁牛,消失千年后终于重现人间。

那么为何樊旺林要历经千辛万苦地找到这几头铁牛,又为何他发现了铁牛后,没有将铁牛拉回博物馆,而是让铁牛在户外风吹日晒,是不想动,还是不敢动?

解开这些谜,还是从樊旺林寻找黄河铁牛的起因说起!

现在中国的桥梁技术无疑是世界第一的,其实在古代在桥梁技术上,在数千年来一直领先于世界。较为知名的有赵州桥,福建的构架独特的木拱桥,还有能为行人遮风挡雨的风雨廊桥。不过却一直很少提及跨越黄河和长江天险的大桥,

因为在古代跨越黄河和长江依然以舟船为主,而黄河之上却曾经出现一座 被称为“神桥”的跨河大桥,可是在黄河铁牛出土之前,这座古代"神桥"不过只是一个传说,只是记载于典籍之中,是否真实存在过,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

当时黄河一直有铁牛镇水的传说,被黄土埋没的铁牛和铁人,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许多人都认为铁牛和铁人的作用,是镇压黄河水患之用,跨越黄河的大桥,从来没有存在过。

不过却有一个坚信,黄河之上曾经有一座堪比“清明上河图”里的拱桥,还要久远还要繁华的一座古桥,堪称世界最早最长的古代垮河大桥,这座桥就是黄河蒲津桥。

黄河蒲津浮桥,在历史典籍中被记载过多次,并且曾经明确地指明了在蒲津渡一带,当时的蒲津渡桥异常的繁华,更是唐朝的一条交通命脉,唐朝南方的许多物资正是再此源源不断的进入到长安,

可惜的是在随着唐朝的灭亡,长安的落幕,开封的崛起,还有黄河的改道,曾经是黄河一大盛景的蒲津桥,和它的历史一起被埋没在黄沙之中,并且渐渐的被世人遗忘,到了上世纪初,因为种种的原因,黄河铁牛基本就沉入到黄沙中。

不过在它被埋入黄沙前,还是有许多的当地人知道它大约的位置,而有些当年的小朋友还经常在铁牛附近玩乐,所以大约位置当地人还算记得,但是毕竟是过去得太久,加上沉沙的原因,即便是樊旺林知道了大约的位置,可是也依然寻找了一年多,才幸运的发现黄河铁牛的踪迹。

由此,古代黄河蒲津渡遗址,最终被发现了挖掘整理出来,成为了现在一个旅游景点。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博物馆的馆长,樊旺林在发现而来黄河铁牛和铁人后,却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思路,将铁牛和铁人搬到了博物馆收藏,而是将黄河铁牛放置在户外,任由铁牛风吹雨打,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

更让人奇怪的是,历经了千年在黄河和河沙中浸泡的铁牛,挖掘出来后,不用任何的保养,依然光泽亮丽,并且依然和千年前一模一样,毫无破损,难道古代匠人在制作这几头铁牛加入了什么工艺?还是黄河铁牛真的有神奇之处?

关于黄河铁牛的制作,还得从蒲津渡浮桥说起,

蒲津渡位于山西永济市西郊,是唐朝到明朝的一个著名古渡口,山西蒲洲在远古的舜帝时期,因为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是古代适合农耕的富饶的之地,根据古代的传说,当时舜定都蒲坂,后来称这里为蒲都,蒲都迎来的高速的发展,成为了“天下要地”,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视,蒲州后来成为了关中重要要塞之一,和潼关一起成为了“关中之第一锁钥”。

到了隋唐时期,因为当时的唐朝国都在长安的原因,蒲洲城旁的蒲津渡更成为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这里也是唐朝一条重要的运输命脉,每天从这里络绎不绝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强大的唐朝长安城的日常生活。

当时为了来往方便,在蒲津渡建设了一座浮桥,不过这座浮桥采用的方法比较原始,只是利用船只和麻绳将桥连接起来,本来在夏季和秋季倒是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到了冬季和春季,浮桥却每年都会因为黄河冰凌而断裂,所以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保护,

到了唐玄宗开元盛世,一年的初春,黄河冰凌又将浮桥给冲垮了,而这次的破坏力也很厉害,导致了唐玄宗知道后,都不由地感叹起来,这时有人上奏给提议,以大唐的国力,打造一座跨江铁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唐玄宗进入了开元盛世,也想体现唐朝的强盛,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蒲津渡浮桥和黄河冰凌的事,所以下旨开工制作跨江浮桥。

对于建造此桥,工匠和当时的造桥专家,拿出了当时最佳方案,为了不让黄河冰凌和黄河汛期冲垮桥梁,利用了两岸的高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铁链桥,而这座铁链桥最重要的就是两端的稳定铁桥的根基,

为此当时的工匠经过了精细的计算,同时加入了古代的一些五行相克的理念,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技结合,最终确定了在两岸打造八只铁牛和八个铁人,两座铁山、七星铁柱,拉起了铁链。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我们的造铁技术发达,但是要几十吨重的铁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铁牛表面处理还需要能历经风霜不生锈迹。的确是需要点技术含量,而且古代唐朝可没现代化的钢铁工厂,

虽然炼铁行业技术在唐朝时期非常成熟了,但是制作这么大和重的铁牛,工匠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历朝历代那么强大,为何到了唐玄宗才会敢在黄河两岸造一条跨江铁桥,可不是当时人想不到,而是因为打造这些铁牛和铁人,还有跨江的铁链需要耗费的资源非常之大,只有唐朝积累了百年的国力,在唐玄宗初年的精心治理下,才有如此的雄厚实力打造此桥,可以说蒲津渡是唐朝的一个国家工程。

这座桥到底用了多少资源呢?

根据现在的测算,作为桥墩的八只铁牛,每一只铁牛约有1.9米高,长约3米,宽约1.3米,重达30吨,如果加上底盘和铁柱的40吨,那么一只铁牛的重量就高达70多吨,八只铁牛就重达560吨,这还没加上这座铁桥的铁索还有其他的设备,所用的铁占据了当时唐朝一年铁量的八成。而且当时的铁器对于民生和将士都非常的重要,所以唐玄宗如此做,的确是需要底气。

打造好的铁索浮桥成为了当时的一景,被许多古代典籍记载,成为了重要的通道,可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黄河东移,长安的没落,蒲津桥也被废弃,但是到了明朝,这座铁桥虽然几经波折,但是依然屹立不倒,不过随着明清时期的黄河的改道,后来的河沙淤积,铁牛沉入了河沙中。

但是为何如此珍贵的铁牛,挖掘出来后却没有送到博物馆陈列,而是依然放在了河边?

按理说从黄河挖掘出来的四头铁牛,是唐代珍贵的文物,应该放在一个地方保护起来,供人们参观。可这四头铁牛打捞上来后,一直放置在黄河岸边,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到底是为啥呢?

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博物馆和当地的文物机构,不重视对铁牛的保护,而是对于这四只铁牛的保护,过于让专家为难,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为何这样说?原因有三个。

第一:这几头铁牛每头重70多吨。除了它们巨大的质量和体积,很难找到一个黄河岸边更适合的陈列空间,

第二:铁牛和铁人如此之重,要移动它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并且需要搬进一个场馆里面。

第三:如何保护它们,因为质量巨大的铁质文物的保护,才是专家们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专家对铁牛的保护,还是以不动为妙。什么是前车之鉴呢?就是曾经矗立在沧州城外近千年的“镇海吼”,关于镇海吼的事,知道的朋友可以说一下,本章就不多提及了!

那么唐朝人为何以铁牛为形象,而不用其他动作来拉铁索呢?这个原因很简单,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的自然和科技理论的根基,古人通过自然观察,发现土能克水。在十二生肖中,牛因为耕田的缘故,被归纳出土的属性。由此,古人相信铁牛能镇水,在日常生活中,牛因为力气大任劳任怨,对人类忠诚的美德,成为了神话故事还有一些传说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时也是美德的象征,所以牛作为拉铁索的形象,寓意非常到位和深刻。

小结:

黄河铁牛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和瑰宝。根据现在掌握的史料记载,这四只巨型铁牛和铁索构成了黄河也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浮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