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盘子鉴定,丹东一号沉舰最终确认为甲午海战沉舰致远舰?
有关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回答。
本人是“丹东一号”沉船发现活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因而对于这件事相对较为熟悉,沉舰调查过程中,有价值的出水物品,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说的话,最重要的是下面的这三组。
一、丹东港作业船最早发现的金属件
发现“丹东一号”也就是“致远”舰的活动,最早开始于2013年。当时辽宁丹东港集团准备在下属的海洋红港区进行疏浚建设,因通过一些资料发现,这一海域可能是甲午黄海海战的战场,企业负责人担心港区施工范围内会有甲午沉舰存在,出于保护水下文物的考量,一方面向文物部门申请进行水下调查,一方面开始咨询包括本人在内的相关历史专家和学者,以掌握更多的史料,和明确水下调查的方向。
(第一批出水的船材)
就在2013年年末,丹东港的一艘工作船在海洋红港区作业时,在抓起的淤泥中发现了带有铆接结构的金属船材,就此发现了一艘沉船的位置,这艘沉船就是后来被确定的“致远”号。这批最先找到的金属船材,可以说是正式开启了整个活动,历史价值极大。
二、加特林(格林)炮
201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开始了对海洋红海域沉船的调查,确定了“丹东一号”沉船的存在和残骸大致分布范围,陆陆续续出水和发现了包括炮弹、子弹、金属船材、煤块、舷窗在内的大量物品,但是始终没有对判定沉船身份起决定性作用的物品发现。
(水下拍摄到的加特林机关炮照片)
(打捞出水后的加特林机关炮)
2014年9月17日,即甲午黄海海战爆发120周年纪念日,当天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沉船上发现了一门炮状物品,起初根据造型怀疑是古旧的前膛炮,后经进一步调查和水下拍摄,确定了是一门极珍贵的11mm口径加特林机关炮。而在甲午海战沉舰中,只有“致远”装备了这种机关炮。就此,对“丹东一号”沉船的身份确认,日益指向“致远”舰。
三、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
2015年,“丹东一号”的水下调查工作继续,虽然通过加特林机关炮等物证,已经可以判断沉舰极有可能是“致远”舰,但是缺乏诸如标有“致远”文字信息的直接证据,因而15年的考古工作开始后,参与者们都在期待着带有文字信息的物品出现。
(9月16日发现的第一片碎瓷片)
(9月17日,瓷盘大致拼合出时的景象)
9月16日下午,文物工作者在水下发现了一片残破的碎瓷片,表面疑似有舰徽纹样。第二天,即9月17日,经过一整天的搜集,最终基本拼合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瓷盘,并且在瓷盘表面发现了“致远”舰舰徽图案,从而得以确认“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
上面说的是价值重大的出水物品。接下来说考古意义。
“丹东一号”是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次对19世纪的蒸汽动力舰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同时因为发现的恰恰是几乎带有国魂意义的“致远”舰,使得这次发现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此外,作为甲午战争史和近代海军史研究者,这次考古调查活动中的发现,还填补了北洋海军舰船研究方面的诸多空白,补充了大量一手的舰船物品形象信息,而且沉船的坐标方位对黄海海战史的研究也是非常宝贵的修正。
有什么至今未破且鲜为人知的诡异案件?
有一个离奇的失踪案,这是一件十分诡异的事件,许多人还把它和“超时空穿越”、“神秘的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彭加木离奇失踪案。尽管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由于他的失踪、生死存亡疑点重重。
再加上事情的地点场所,发生在神秘莫测的“死亡之海”罗布泊。这么多年过去了,其中很多现象无法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就连官方都只能草草敷衍了事,对外宣传彭加木不幸遇难。但是关于彭加木到底是怎么失踪不见的,仍然还是会引起无数民众的遐想。
“彭加木事件”综述1964年3月5号到月底,彭加木第一次到罗布泊考察,他采集了水和矿物标本。还对罗布泊地区元素成分进行了测量,并且有所很大的收获。1979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这是彭加木第二次到罗布泊考察。彼时还有电视栏目《丝绸之路》摄制组,打算去罗布泊实地场景拍摄,就是聘请彭加木作为领队的。
到了1980年5月份,也就是彭加木第三次,也算是最后一次迈入罗布泊,这次他带领一支共计9人的科考队出发。于5月底顺利进入罗布泊西北方的营地,沿途还收集了很多矿石,写下了很多的科研资料。但是也就是在这次罗布泊的考察中,彭加木也不幸失踪了。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科考队一行人走的很慢,而且此时汽车的汽油已经快用完了,带的水也只剩下最后一点。而且由于饮用水装在铁桶里,被炙热的太阳高温暴晒,饮用水都有一股难闻的铁锈臭味。人是根本不能喝下去的!科考队员的处境很艰难,陷入汽车缺油、人们缺水的状况!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彭加木在当天晚上九点半发报,给当地马兰基地“720”前沿指挥部,发出了救命的电报求援:“我们现在队员处境很难,缺水和缺油,食物也不多了。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短短一天,希望得到指挥部的救援。”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也就是6月17号上午九点钟,指挥部给彭加木回电,并且同意了他的援助请求,指挥部要求彭加木方提供营地坐标,以及附近的地形特征。
科考队员立刻回电,报告了他们所处的坐标位置。但是此时彭加木想法突然改变了,他认为科考队不能坐等指挥部来,应该自己先开车,去远一点的地方自己找水喝。为此彭加木和科考队的队友们,闹矛盾还争吵了好久。彼时彭加木认为:“等到指挥部用飞机运水送过来,要花费巨资七千元。实在有点昂贵,代价有点高。而如果自己出去找到水源,那就既能够不麻烦指挥部,而且也十分便捷。”
但是彭加木的想法是这样,其他的队员却并不是这么想。他们认为既然电报已经回复了,并且得到了指挥部的同意,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冒险出去找水。”不过固执的彭加木,还是一意孤行出去找水了。17号下午13点整,科考队的司机去车里拿衣服,发现了一张彭加木留下来的草稿纸,上面他用铅笔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号,10:30。”
彭加木在写下纸条之后,就独自一人、毅然决然的走向深不见底、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去寻找水源。但遗憾的是他这次的离开,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了。科考队员们在彭加木出去五个小时,仍然没有回来时,就只好沿着他留下的脚印按图索骥,但只在土丘上发现了一张糖纸,一个有人坐下留下痕迹的烙印外,其他都一无所获。
彭加木到底就此失踪,之后数次寻找都是无果以上就是彭加木失踪的全过程,之后国家为了寻找彭加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派出了四次人员大规模的寻找。但是由于罗布泊恶劣的环境、以及被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肆虐外,始终都是没有任何进展。后来彭加木只能被官方承认已经死亡。尽管之后在罗布泊发现了多具干尸,但是在法医仔细鉴定后,均不是彭加木的尸体。
这本来是一位为了国家科研事业献身的科学家,我们原本应该对此产生敬畏之心。但是后来事情传的越来越玄乎,加上几次搜寻没有结果,于是各种关于“彭加木失踪”的流言、臆想版本都出现了,主要的观点如下几点:
01:彭加木阻止了向军队救援,因此被队友生恨而谋杀这种说法传播度比较广,主要说法是因为彭加木身患癌症,因此对于生死都比较释然了。但是同行的其他队员都比较年轻,还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抚养,他们都想要活下去。彼时他们那群人,都迫切想等待部队的援救,但是彭加木固执且阻止他们,一直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找到水源,阻挠了队友向部队求救。
于是彭加木和队友们矛盾颇深,其他人为了活下去,一起密谋杀害了彭加木。并且统一口供、伪造了犯罪现场,还捏造出彭加木神秘失踪,消失不见的事实。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可的,尽管科考队员们有时候意见不同,但是那种工作中建立的浓浓战友情。其实是感情非常深厚的,而且就算真的是蓄意谋杀,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他们都能够克制住心理压力?默不作声把事实扛在心里吗?我觉得应该很难吧。
02:叛逃去了苏联、美国等地这个说法源自于当时中苏决裂,两国关系并不很好,而且彼时新疆的伊犁地区,还有很多的边民逃亡苏联。彭加木懂得不少学识和资料,他有逃亡到苏联的打算。于是在人烟稀少的罗布泊,被苏联的直升机给接走了。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罗布泊地形复杂,苏联的飞机是很难来到这里的。
至于彭加木去到了美国,这是在1980年10月份,香港《中报》里面的一则新闻。内容大概是一个叫“周光磊的中国学者,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餐馆吃饭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看见了消失已久的彭加木。”
文章内容写得有鼻子有眼,仿佛和真的一模一样。但是之后经过调查,以及求证彭加木妻子夏叔芳女士,发现这件事情并不是真实的。因为彭加木一家人,并不认识这个所谓的“学者”周光磊。
03:流传最奇幻的猜测——双鱼玉佩这个观点十分荒诞,但是被传得神乎其神。据说是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偶尔发现了一个超现代遗址,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奇物玉佩。这个玉佩有一个十分厉害的功能——镜像复制!玉佩那时候把彭加木的一条鱼,完整的复制了出来。
而且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中一条鱼死后,另外一条在7小时后也会死亡。这也是这个奇物玉佩,被称之为“双鱼玉佩”的原因。之后就连彭加木自己本人,也不小心被复制了出来。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无人区,出现了成百上千个彭加木。当时为了避免引起恐慌,政府只能采取相关措施处理,并且对外宣传彭加木失踪了。
04:被植物病毒感染,以及其它神秘的解释据说彭加木在考察途中,找到了一个超前的秘密基地,里面先进程度超过人的想象力。但就在彭加木打算出发、迈入地下基地一探究竟时。他不小心触碰到岩壁上的某种特殊植物,于是不小心感染了奇怪的病毒。这种病毒潜伏期很短,发病时让人神志不清,如同生化危机里面的丧尸般癫狂。部队为了大局,于是偷偷地把彭加木给处理掉了。
网上也传出过新疆罗布泊地区附近,有爆发过丧尸围城的事件。当然这种事情是真是假不清楚,但是传的却是让人恐惧。此外还有很多种说法,比如彭加木是被外星人UFO飞船带走的、是穿越到了汉朝成为了王莽等等,这些都是关于彭加木失踪,所流传广泛的说法和解释。但是这些我认为都不现实,不可能是真的。
最后的一点猜想现在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过去了整整几十年。尽管对于彭加木案件一直在调查,他到底遭遇到了什么?这也一直是人们所好奇和津津乐道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比较认同一种观点,彭加木遭遇到了流沙沼泽,踩上去不小心陷入沙丘的漩涡,并且最终被掩埋住。在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的罗布泊,如果一个人陷入了沙丘坑中,想要找到是何等的困难呢?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还无法盖棺定论。但是我们希望有一天,“彭加木事件”能够水落石出。作为一个为国家植物研究事业赴汤蹈火、甘愿付出自己生命的先辈,他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歌颂和传承。
我想请教下碗底落款是什么意思?
您的这一个豆青釉碗,是大开门的老的,是典型的清代晚期的,款识的工匠画押款。
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您的问题,家有一个古董盘子,直径CM,淡青色。盘底有嘉庆二字,是大开门的老的真品;是典型的清代的嘉庆时期“豆青釉青花底款瓷盘”,底款是当时的工匠的减篆书体“大清嘉庆年制”,完整地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元左右;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顺祝蛇年吉祥!
7寸的盘子多少厘米?
答:7寸盘子直径为177.8mm。
盘子的大小是按盘子的直径尺寸计算的,而1英寸=2.54厘米(公分),所以7×2.54=17.78厘米(公分)。<br>盘子源自西方,而且在西方,盘子是常用的餐具之一,除了盆子之外,西方人就用它来盛食物,因此,盘子对西方人来说十分重要。清朝时,从西方传入,后来成为我国盛菜的主要工具之一。后来,盘子陆续传入各国,基本上覆盖了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