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真是东非大裂谷的类人猿露西吗?
露西是指代猿类演化成人类过程中的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即双脚直立行走。但露西并不一定是人类直系祖先,甚至有可能不是人类演化主线上的物种,可能是旁支物种。
达尔文的理论1871年,达尔文发布了《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里面提及到人类由猿类进化而来。可想而知在当时“神造论”教会主导下的社会中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社会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达尔文通过全世界各地观察大量的物种及化石证据,发表了《物种起源》,于是有了物种进化论。而人类也是地球上的一种动物,应该也遵循进化论。达尔文通过大量科学资料证明人类和猿类在身体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通过古猿化石、胚胎发育、人体身上多处由猿类退化的痕迹,包括部分新生婴儿出现的返祖现象,试图说明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
(达尔文物种胚胎发育理论)
然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猿类是一种树栖动物,四肢行走,双脚可以握住树枝,在树上荡来荡去。人类双脚直立行走,双脚并没有猿类灵活,并且人类拥有更大的脑容量。由于存在大量完全不同的特征,所以如果要证明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那么找到猿类如何越来越像人的证据——人猿演化史上每一个进化过渡阶段的化石,串起来形成人类的演化路线就至关重要。
东非大裂谷
物种的演化是由随机的遗传变异产生的,而演化的方向则取决于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遗传变异产生的进化更容易使物种生存下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已经通过女性的线粒体DNA及男性的y染色体追踪到人类起源于东非。即使从大量出土的化石分布,也可以看出来人类起源于东非。
(Y染色体追踪父系起源于东非)
为何是东非3000万年前由于地球板块运动,非洲出现了一条裂缝,把原本茂密的非洲森林分隔成两个部分。东部由于气候的变化,慢慢形成了树稀草原,就是这个巨大的自然环境转变成为了人类诞生的导火索。原本居住在西部的猿类继续它们森林树栖的演化之路。而东部由于没有了足够的树木供猿类生生活,演化出陆地生活的技能是必然的,否则就是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人类的“祖母”露西
1994年,古人类学家在东非发掘的化石中,发现了下地生活的地猿,距今440万年,这是从树栖到地面的第一个过渡阶段的证据。1972年,人类发掘出了骨架完整度高达40%的阿尔法南方古猿化石,存在于330多万年前。由于发现当晚考古队一直放着披头士的音乐《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于是取名为“露西”,并被称之为人类的祖母。
从化石中可以发现露西有着猿类的脑容量及人类的双脚直立行走方式,并且科学家通过骨骼分析得出露西同时过着树上和陆地的生活,2016年《自然》有篇文章指出露西可能是因为从树上掉下来骨折受伤而死。
人类演化
随着400万年前至今不同时间段的化石不断被发现,于是对人类脑容量演化和直立行走演化有了初步的路线图。人类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最终演化成智人,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大量旁支物种。我们的基因,还被旁支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的渗透过,并且近日又发现了西非人的基因被其他未知的人属物种渗透过。
可见人类的演化是错综复杂的,即使到目前位置还存在着大量的未知的人种等待科学家去发现,从而更新演化路线图。
露西可能不是我们的祖母如果说在最初阶段直立行走猿类只有南方古猿一个独立物种,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旁支,那么我们可以说露西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所属物种中的一员,即使不是直系,也沾亲带故。
事实上,除了阿尔法南方古猿,古人类学家还发掘出特征相同的湖畔南方古猿的化石。原本科学家认为湖畔南方古猿是阿尔法南方古猿的直接始祖,而2019年9月份一块生活于380万年前、较为完整的湖畔南方古猿的头骨被发现,通过研究发现两者并不存在祖裔关系。
阿尔法(左)湖畔(右)
湖畔南方古猿头颅具有明显突出的脸部和长而窄的脑壳,与阿法南方古猿大不相同。
群英荟萃从最新观点看来,最早的阿尔法南方古猿存在于390万年前,说明露西并不是第一批阿尔法南方古猿,此次发现的湖畔生活于380万年前,它们存在着10万年的交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拥有具备人类演化过渡特征的南方古猿肯定不止存在一种,除了湖畔及阿尔法,后续也许会有更多的同样具备过渡特征的古猿被发掘。
总结人类始于它们这些已知的南方古猿或许尚未发现的物种之一,但具体是谁,尚未能确认,所以阿尔法南方古猿并不具备唯一性,它只是指代人类演化过程中的过渡形态的物种。
中国古猿人遗址顺序?
1、元谋人
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2、蓝田人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被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 (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还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和县人
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包括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2块头骨碎片、1块下颌骨碎片和9枚单个牙齿。头盖骨属一青年男性个体,有许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较北京人进步的特征。这表明和县人是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可能与北京人中的较晚者相当。和县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铀系法的测年结果为距今19万~15万年,热释光法(见考古年代学)测得的年代在距今20万年以内。伴生的动物化石属于南北混合的动物组合。
5、马坝人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
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马坝人属于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
6、长阳人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特征较多,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长阳人”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不仅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距今年代不少于19.5万年,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类化石,迟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7、丁村人
丁村人是发现于中国山西襄汾县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万年,属于晚更新世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3年,建筑工人发现了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1954年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
8、金牛山人
“金牛山原始人头骨”的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
金牛山遗址位于大石桥市西南8公里,长大铁路线东侧,东距渤海湾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人类是怎么诞生的?
社交媒体这块,最早接触的是聊天室。那时在网易的聊天室,天南海北也是侃得天昏地暗;后来有了QQ,用了十几年,随后又开通了QQ空间,十余年习惯了玩空间,把各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发泄到了空间,写了两千多篇日志。
微信是后来才用的,而且一用就几乎全是工作,因为当时的老板学会了微信,会在任何时间突然召开微信会议,直到现在,仍然还是各种微信群,全是工作群。于是,微信的好友几乎都是领导和同事,于是,从不发朋友圈。
不仅不发朋友圈,而且不看朋友圈,因为发现微信朋友圈一般就是这么几种:
一、叫卖东西做广告的;
二、转发各种道听途说耸人听闻小道消息的;
三、转发各种励志或小情调心灵鸡汤的;
四、不厌其烦发大头照的;
五、晒孩子晒美食晒购物的;
六、拉点赞的。
这些都挺让我厌烦的,于是,从没看过朋友圈。
去年年初,再次被免,悲愤莫名,无处发泄。想到自己只不过说了实话,想干实事,就被迫害,看着心爱的公司叫几个人祸害得每况愈下,更加心急如焚。
突然,特别突然,几乎是灵光一闪,就有了发朋友圈的冲动。
于是,就发了几条。
想不到这几条朋友圈,搞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毛驴特意打来电话,跟她妈说:你看我爸多傻啊!好像全集团就他一个明白人!人家谁不知道咋回事啊,只是人家都不说而已!就连刚刚毕业的小孩都知道不能乱发朋友圈!小胖说:你爸是精神病犯了,疯了!真疯了!娘俩一再警告:再也别发了!
这是我的第一条朋友圈,看完比赛,喝完啤酒,意犹未尽,指桑骂槐。第二条朋友圈连指桑骂槐都省略了,骂槐就是骂槐,就骂了!第三条,骂槐也不够了,打击面扩大了。第四条,剑锋所指,全是高层。第五条,句句带刺儿。很高兴那几个头头在我下马后不好意思直接给我拉黑,很高兴我也没把他们拉黑,这样,所有高层都能收到我的朋友圈,本着不能把他们咋地,也要抹他们一身大鼻涕的精神,这几把大鼻涕造他们一身,就叫他们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够呛。好爽!好爽!真好爽!!!
可惜小胖和毛驴都不让我继续狂甩大鼻涕了。
后来,又陆续发了一段朋友圈,等到去年年底再次被提拔后,领导也找我谈了,告诫我别再发那些专说刺激话的朋友圈了。
可不说刺激话也不是我性格啊!
于是,干脆就不发了。
从年初到现在,我憋住了,再也没发过朋友圈。
我已经转战到头条了,这里是更加广阔的战场,不跟他们扯了。
镐是哪个城市?
八川分流绕长安,参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称长安,曾经简称“镐”,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十二世纪起,周文王在此建立都城。至此,拉开了西安作为都城的重要序幕。
西安参与了诸多朝代的兴衰,作为历史上的西周、秦、汉、隋唐等强盛王朝的都城,其文化积淀之丰厚,在中外历史上影响深远。
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代表性人类化石遗址基本性质?
我国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包括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丁村文化、阳高许家窑人文化、萨拉乌苏遗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遗址、山顶洞遗址(见山顶洞人)等等。
1、西侯度文化
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1961~1962年发掘,发现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黄河河面约170米的阶地上。文化遗物有石制品32件和烧骨、有砍痕的鹿角。研究者推测,该文化距今已有180万年。
2、元谋人石器
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元谋人遗址,元谋县因此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
3、匼河文化
匼河文化分布于山西省芮城县匼河村一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1957年发现,1960~1980年由贾兰坡主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5次发掘。匼河文化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
匼河文化的遗物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烧骨是匼河人用火的证明。伴出的动物化石多为中更新世的典型种属,象、鹿、水牛、披毛犀的共存说明匼河人的生活环境为温带气候。
4、蓝田人文化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方向,距西安只有十几分钟车程。附近有公王岭猿人遗址,陈家窝猿人遗址,涝池河沟遗址,沙河遗址,红河遗址等。
5、东谷坨遗址
东谷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个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沱村许家坡。东谷坨遗址所出土文化遗物有石制品1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和砍斫器。另外还有打击过的骨片。该遗址与其附近的小长梁遗址被合称为“东谷坨—小长梁文化”。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