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上的青料怎么区分,莫湾基油青翡翠怎么分辨好坏?

莫湾基是一个大的老的场区。出产高色料。主要就是黑色的翡翠原石。莫湾基只要出货就都好货。油青翡翠是莫湾基的一个主要色种。好的油青翡翠,种老肉细,致密度高,肉质细腻,苍蝇翅颗粒小,色彩纯正,打灯水长。差一些的打灯不透光,苍蝇翅明显,晶体颗粒粗。

明清瓷器上的青料怎么区分

有锡斑的青花就是真品吗?

锡斑下沉自然,并且在青花钴料中间基本可以判断是苏麻离青料,另外苏料有串珠纹,一般仿品很难达到苏料自然下沉及串珠特征。发一组苏料所作的元青花人物画供大家参考。

明代正德民窑青花罐市场价格?

目前,明代正德民窑青花罐的市场价格较高。原因是正德民窑青花罐是明代民窑中的珍品,釉色青翠,纹饰精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正德民窑青花罐在文化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其制作技艺涉及了许多历史和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在一些古玩市场和拍卖会上,正德民窑青花罐的价格会随着历史背景、工艺水平、保存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此外,正德民窑青花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也是价格较高的一个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古董需要谨慎,要去正规的拍卖公司或者古玩市场,避免购买到假货或者虚高的物品。

明代青花瓷各个时期的青花用料都是什么?

首先感谢悟空邀请问答,首先相对于清代青花瓷,笔者更喜欢的是明代青花,既有永乐、宣德时期华丽霸气的纹饰,也有成化,弘治时期恬淡雅致的情调,更有嘉靖,万历时期浓妆艳抹的发色。可谓丰富多变,体现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明代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用料。那么现在我就简单地阐述一下明代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用料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明洪武 松竹梅缠枝菊纹青花大盘

明洪武 菊瓣纹缠枝莲纹釉里红执壶

说到洪武青花瓷,可能大家感觉印象不是特别深,因为这个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太太耀眼了,都知道这个帝国的缔造者太祖皇帝朱元璋因为姓朱所以对带有红色纹饰的瓷器尤为喜爱,所以在当时江西景德镇的官窑御窑厂出产了一批质量及其高的釉里红瓷器。但是明洪武的青花瓷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很多人都说洪武的青花瓷器特别是民窑瓷器纹饰发色看着是灰黑色,不是特别好看。原因是是什么呢,因为建国之初各个行业百废待兴,所以用了不是特别昂贵的国产料也称为石子青料,这种青花用料烧造效果不是特别好。但是这个时期的洪武青花瓷以具有丰富生活情调的纹饰取胜,较为常见的就是当时民窑碗心写有一个大大的福字,也寄托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永乐 一把莲大盘

明宣德 缠枝莲花卉纹豆

提到永宣时期的青花,笔者认为是明清青花瓷器史的巅峰时期之一,清代康雍时期官窑都有仿制这个时期的瓷器,可以说各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不管是器型、发色、纹饰都是精益求精,也和当时大明王朝的国力鼎盛有很大关系。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青花发色极为漂亮,给人一种华丽美观而又不失沉稳的感觉,更为可贵的一点是青花发色中竟然带有些金属般的光泽。究竟是什么青花用料造成这么精彩的视觉效果,这种神秘的青花用料叫苏尼勃青料也可称为苏麻离青料,据研究是当时郑和下西洋时从现在的中东地区带回的青花钴料,换现在的话说是进口原材料,这种用料在当时可是昂贵的很,不像现在运输这么发达,当时运到国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等。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大明王朝达到了一个极盛的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更为丰富了,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了。

明成化 花卉纹青花卧足杯

明弘治 娇黄釉盘

提起明代中期成化、弘治的青花瓷。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太淡雅了吧感觉没什么亮点,不如这个时期的明星产品成化斗彩和弘治娇黄釉官窑瓷器,前几年一个成化的斗彩鸡缸杯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到两个多亿可谓价值连城,弘治的娇黄釉瓷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明清时期黄釉瓷器的最高峰。但是笔者认为成弘的青花也别有一番雅致,特别的淡雅耐看,而且瓷器纹饰方面留白较多,给人一种清晰脱俗的感觉,以花卉和婴戏为代表纹饰,那么形成这种风格也离不开这个时期青花用料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用料以平等青为主。为什么和永宣时期的瓷器青花风格迥然不同呢,首先和这两位皇帝的性格有关,成化性格比较柔弱阴柔,当上皇帝后喜欢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贵妃,为了讨这位带他长大的乳母欢心,烧造了一批更符合女性审美特点的贡瓷。到了弘治,本人认为是明代最为传统也是最为保守最兢兢业业的皇帝,生活方面也是极为节俭,更是皇帝中一夫一妻制的践行者,这可不容易吧对于皇帝来说。再一个经过土木堡之变,帝国由盛转衰也无力烧造像永宣那么华丽的青花瓷了。

明嘉靖、万历时期纹饰

最后说说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瓷器,首先看到这个时期的青花瓷的第一印象就是发色怎么这么蓝艳,浓重的很啊!像是色调调重了好几个度一样,与成化、弘治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发色其实离不开青料,那么这个时期的青料是什么呢?有一种号称回青的钴料。这种钴料也是进口的,据说也特别昂贵,只有官窑多为使用,而且喜欢和国产的石子青混合使用。纯回青的用料极为罕见,估计是皇帝本人才能使用这个级别的瓷器的吧。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瓷器发色有这种特征呢,和嘉靖万历这两位皇帝信奉道教息息相关,可以说他们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嘉靖是天天炼丹吃药、万历是几十年不上朝懒得管了。道教有一种说法叫紫气东来,而嘉靖万历上等瓷器由于加了回青料可以达到蓝中发紫的效果了,所以尤得两位皇帝喜爱。

明代的瓷器这几个时期的青花用料更具有代表性,别的时期青花就不再一一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v信探讨交流问题,一五五三八八五四五一六。每天阅读十分钟,避免吃亏上当。

如果连新疆料青海料韩料俄料都分不清楚?

前言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新疆料,青海料,韩料与俄料只是现在收藏玉器中所持有的一种产地辨别标准,古玉收藏则是另外一种涉及文化、历史、玉料、科学与宝石学等一系列复杂的标准,两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前者涉及到玉的买卖,后者则玉的文化研究,所以要将此两个不同方式加以分别,对于玉种与古玉这个问题,我借此机会与各位宝玉石收藏爱好者进行一个简单分享:

玉的产地分辨是现在宝玉石市场买卖的一个基本标准

玉是一种含有透闪石成份的矿石,又称软玉,便于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新疆料、青海料、韩料与俄料都笼统列入和田玉范畴。其实玩玉五年以上对上述玉种都掌握基本的辨别能力,因为各种于都有其基本特征:

例如从单种白颜色来看:光是白玉,新疆料、俄料、青海料与韩料表面看似大体相同,但新疆料是白中透黄,俄料是白中透青,青海料是白中透灰,韩料是白的比较僵化。

再例如从多色角度来观察:新疆玉中的玛纳斯碧玉、俄碧玉与青海碧玉三者表面看都是绿色,但玛纳斯碧玉的产地与俄料碧玉产地地域接近,二者表面颜色接近,但俄碧玉的绿色细分种类比玛纳斯碧玉更加丰富:有浅绿、苹果绿与荧光绿等。

青海碧玉由于含的石墨成份较高,则颜色比以上两种碧玉颜色更深。

以上只是简单举例,若是铺开阐述,则要变成一个几万字的长文,若各位想进一步了解上述不同产地玉的特点,可以参考以下推荐的书籍,也因为只有书籍才能打造你学习玉知识的理论系统。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5988306422858341&origin_type=&origin_id=4472450127248060_3506690675401991560&alkey=1306_4472450127248060_0_3506690675401991560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506690675401991560\",\"product_id\":\"3505988306422858341\",\"title\":\"和田玉 收藏赏玩指南 鉴定 和田玉收藏入门知识真伪鉴定技巧 羊脂\",\"cover\":\"https:\\/\\/lf3-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531a96efb35aa95652d2d228d733d7ad8ae7481dwww800-800\",\"price\":4480,\"market_price\":6720,\"cos_fee\":717,\"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05988306422858341&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0,\"item_type\":4,\"cos_ratio\":16,\"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5988306422858341\",\"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和田玉收藏\"}","commodity_id":"350669067540199156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05988306422858341&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67.2,\"price\":44.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5988306422858341\",\"shop_goods_id\":\"3505988306422858341\"}","img_url":"http://p26-item.ecombdimg.com/obj/temai/531a96efb35aa95652d2d228d733d7ad8ae7481d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44.8,"promotion_id":"3506690675401991560","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和田玉 收藏赏玩指南 鉴定 和田玉收藏入门知识真伪鉴定技巧 羊脂"} --}

古玉收藏水更深,对此也要有充分的理论知识与实物辨识能力

古玉与新玉相比则是更加复杂,与钱币不同的是:古玉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一直到现代,它的出现贯穿了一部辉煌的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拿新石器时代所出现的玉来说:玉的品种就非常杂乱,因为当时的工具落后,条件残酷,先人们对玉的辨识度较差。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琢玉工具的不断发展才大大提高了琢玉工艺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各种玉料的辨识能力。古玉的发展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各个朝代的古玉总是含沙射影地折射出前朝的痕迹。

例如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琢玉风格对后期的汉朝玉器影响很大,宋朝由于经济发达,物资丰富,仿古玉工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汉朝玉器为对象不断的进行仿制,掀起了古代仿古的浪潮。而清朝早期又再次重复了这个过程。

古玉的研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认为还是要借助于相关工具书才能慢慢了解,若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去各地博物馆多观察一下实物,切勿走马观花。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15924996847445297&origin_type=&origin_id=4472450127248060_3516063878909979394&alkey=1306_4472450127248060_0_3516063878909979394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516063878909979394\",\"product_id\":\"3515924996847445297\",\"title\":\"古玉 赏玩系列丛书古玉器研究鉴赏与收藏书籍中国玉器古玉辨伪玉\",\"cover\":\"https:\\/\\/lf6-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7b23c3a4d980408f4ce8f1a85cfb81171fa17953www800-800\",\"price\":4850,\"market_price\":4850,\"cos_fee\":1213,\"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15924996847445297&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0,\"item_type\":4,\"cos_ratio\":25,\"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15924996847445297\",\"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古玉收藏\"}","commodity_id":"3516063878909979394","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15924996847445297&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48.5,\"price\":48.5,\"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15924996847445297\",\"shop_goods_id\":\"3515924996847445297\"}","img_url":"http://p26-item.ecombdimg.com/obj/temai/7b23c3a4d980408f4ce8f1a85cfb81171fa17953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48.5,"promotion_id":"3516063878909979394","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古玉 赏玩系列丛书古玉器研究鉴赏与收藏书籍中国玉器古玉辨伪玉"} --}

如今采用批量化制作古玉现象比比皆是,从雕刻细节遍可分别新老

可以说在新疆料在古代与近代一直在使用,而青海料、俄料、韩料只是由于新疆料资源日益枯竭后所出现了替代品。现在市场上用以上三种料子冒充仿古玉的现象很多。如何区分则用

雕刻工艺即可分辨出来

就拿玉牌来说,基本用白青海料、俄料与韩料居多,无论是三种中的哪一种,图案都是采用电脑图案设计,雕刻出来的图案显得呆板,古代雕刻工艺都是手工,老货上面有深浅不一的痕迹。

料子细节可以分辨出来

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用青海碧玉所制作的中大型仿古摆件,有的商家为了利润会将其说成是老货,青海料出现在市场的时候离现在只有20年不到,古玉中根本没有青海料。

新疆玉老件流落民间的都是小件

现在市场上有时运气好会淘到一些老的新疆玉,但尺寸偏小,有的还是残件,基本都是日常的帽花、耳坠、扳指、戒指与耳环等。有些小件上面的孔径处还残留着与当初衣服连接时的线痕。对于初涉古玉收藏的人无疑是不错的入门藏品。

结束语

总之,

新疆料、青海料、俄料与韩料只是现在人们在进行玉石或玉雕买卖过程中所采用的产地条件;古玉收藏则是另外一个复杂的范畴,涉及的条件更多,而且古玉中很少有俄料、青海料与韩料;仔细区分则要通过相关书籍阅读,结合实物观察,则是一个长期过程。

若各位宝玉石收藏爱好者有不同意见,欢迎继续补充。

最后祝贺各位“五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