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晚的瓷器,为什么说瓷器要玩清三代?
【文藏来答】清三代指康雍乾三代~特点如下:
清代自1644年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历时268年,经历了从顺治到宣统共十代帝王。我国陶瓷业发展在这个时期臻于鼎盛,虽然晚期趋于低迷,但就清代早、中期的突出成就而言,仍不失为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清代最名贵、最精美的青花瓷器得到了长足发展。
清康熙 青花人物纹花觚 高45、口径21、足径16厘米
康熙朝纹饰特点为:早期,明末遗风尚存;中期,中西技法渗透;后期,画风臻于成熟。
康熙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在绘画技法上采用渲染的技法,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种色阶。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康熙早期,画风较为粗犷,尚存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青花呈色深沉、灰暗。
清康熙 青花花鸟盖罐 通高57、口径22、足径 24.5厘米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后青花色泽逐步向高峰期那种翠蓝色过渡。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1706年)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呈现出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粗犷的纹饰,已经达到历代青花之冠。康熙晚期主要指康熙四十年以后的产品。题材广阔。绘画技法流畅,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青花的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性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灯笼瓶 高25.2厘米
雍正朝纹饰特点为布局与造型完美结合,疏朗明快;主题与线条交相辉映,新颖独特;规范与随意紧密融合,典雅优美。
雍正一朝,为时虽仅13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的新水平。早期雍正朝青花瓷器纹饰接近康熙时的作品,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则具有本朝特点,一部分仿永乐、宣德朝青花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呈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雍正官窑青花瓷器总体上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俊秀,纹饰多样,在清代青花瓷器中非常突出。
清雍正 青花一束莲大盘 盘口径51.8厘米
从布局上看,雍正青花注重纹饰布局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能够按照器物的形体,配以适当的图案。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
从技法上看,雍正用笔精细纤柔,官窑青花以绘龙凤及缠枝莲花为代表。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是居于景中的一角。
清雍正 青花缠枝纹盘 盘口径15.5厘米
从画风上看,雍正青花瓷器画风工丽,花式一致,绘画技术法多样化,纹饰中大量使用团花、皮球花、过枝花,图案整体感强,规矩中富于变化,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扁瓶 高22厘米
乾隆朝纹饰特点为题材选择更加丰富多彩,图案绘制更加新颖亮丽,技法运用更加规范工丽,纹饰出新更加雍容奢靡。乾隆一朝,清代社会发展处于鼎盛时期。景德镇荟萃了一批能工巧匠,青花瓷器在传承康熙、雍正瓷器艺术的基础上,把清代青花制瓷业推向创造性阶段,也是清代瓷器制造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大盘 盘口径44.7厘米
题材的选择更加广泛。乾隆青花纹饰主要是以植物花卉为主,富丽繁密,细致精巧。吉祥图案增多也其特点之一。图案的绘制更加新颖。纹饰技法的运用更加规整。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高66.5厘米
纹饰的创新更是登峰造极。无论是数量与质量都达到了清代历史的顶峰。新奇的器物不胜枚举,一些青花瓷器图案繁琐堆砌,呈现出乾隆时典型的奢靡与张扬。
原文作者:阎萍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12月刊《十代王朝青花瓷:瑰丽纹饰迷人眼》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青花瓷器在我国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青花瓷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写照,距今大概有一千三百年左右的历史。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中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继承历代优秀传统,开发了清新、明丽、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种,在礼品瓷、展品瓷盒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就。
青花瓷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唐青花 , 2,宋青花,3、元青花4、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 青花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从烧制到色彩上釉,落款题字无不说明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在世界瓷器中独树一帜,成为珍品。
(青花瓷的历史悠久,详细资料不一一赘述)
天字款的瓷器是哪个朝代的?
【文藏来答】明代成化的~但是成化年间为何有些瓷器要用“天”字做瓷器款识?“天”字款又想表达什么?具体的就要小编来告诉你啦~
台北成化“天”字杯1973年的一天,台湾早期收藏大家李成发拜访了时任中华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身)副馆长的庄严。从锦盒里,他小心翼翼取出两只蛋壳杯,这是国民党元老、收藏大家于右任赠送的。庄严拿着放大镜认真地研究,一边看一边赞叹道,这是天字款啊!“古陶瓷鉴定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在看了这两只白釉龙纹天字杯瓷釉瓷胎和纹饰后,予以了肯定。
图1 明“永乐年制”篆书刻款 引自《中国古陶瓷款识》
御用瓷以“天”字为款识,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那么,成化为何要以“天”字为瓷器款识?通过这个“天”字,皇帝想暗示和传达什么?
成化时期出现“天”字款,其实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台湾学者庄灵(庄严之子)和蒋建新认为,当与成化皇帝童年的境遇有关,年轻的成化皇帝初登皇位时非常不自信。于是,他下旨做了一批以天字作为底款的精巧瓷器,分赐给臣下,以此提醒大臣们,皇权受命于天,自己是真命天子。” 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台湾学者的见解,符合历史客观。除了成化皇帝性格脆弱的原因外,出现“天”字款,还当同他父亲的年号“天顺”有关。
图2 明永乐 青花压手杯
天顺,为中国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经夺门之变后二次登基后的年号。在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的做法始自永乐。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明成祖朱棣只在个别一些瓷器上,留下了帝王尊号。而且,永乐号年款,包括锥刻款和模印款,均采用了既深奥又不易看懂的篆书(图1)。虽然“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为数不少,但青花款仅见于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上”,其细若米粒的四字篆书款,皆写于杯内心(图2)。“永乐官窑瓷器上的刻、印年款,需要侧视或透视方能看清。”
成化皇帝18岁登基,在位23年。同宣德朝相比,成化御窑器在款识上不但创立了六字款外加双方框的一种新体式,还开创了于高足杯的足内沿书写官款的先例。而“天”字款,更属独创。
“天”字款青釉小杯图3 “天”字款青釉杯
两年前,笔者见到一只小杯。杯高2.5、口径5、足径1.9厘米。通体施青釉,釉汁莹润肥腴,色泽青中闪绿。口端下方约0.4厘米处,有一颇似文字的暗刻纹。从杯的边口以及器身上所隐含的自然、流畅、极具层次感的使用留痕来看(图3),器物当为传世品。
去年,笔者对小杯再次作了仔细观察。此后一段时日,边研究边查找资料。在把小杯同成化斗彩天字罐、同明宪宗的身世挂钩,才逐渐意识到:该青釉杯不排除为成化“饮酒品茗之风盛行”时的御窑饮酒器。
图4 “天”字款青釉杯上的“天”字
首先,边口处暗刻纹(图4),经笔者求证,当系金文之“天”字(图5),亦即大篆“天”字。
图5 金文“天”字
其二,小杯圈足(图6),既不属平切、也不是内外墙坡式,而是足端滚圆。此足式,为成化瓷的重要特征。
图6 “天”字款青釉杯底足
成化杯的样式有许多,如“高足杯、八方高足杯、鸡缸杯及高奘式、菊瓣式、撇口式、钟式、墩式、马蹄杯等,均为滚圆圈足”。凑巧,“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故宫呈展,数件典型器的圈足(图7),为这件小杯作了权威性的诠释。
图7 明成化 仿哥釉菊瓣杯
其三,圈足上的粘沙,“明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砂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砂,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出现粘沙原因很多,有工序上也有操作上的。一些器物因尺寸小,修足难以把握,或者修胎刮釉不到位,就会出现粘沙。
其四,明成化早期官窑,喜以永宣之物为蓝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模仿器型、纹饰与署款;一是慕仿颜色釉瓷中的单色釉。这件小杯,造型不仅与明永乐压手杯相近,署款亦与压手杯有同工异曲之妙。此杯的器型和署款上的暗合,为成化瓷的确认,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则,天字杯虽属罕见,台湾于1973年发现了两件!更重要的是,天字款的出现,就成化皇帝个人而言,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从已面世的成化天字罐和成化天字杯来看,笔者认为,应该先有杯,后有罐;应该先有暗刻篆书“天”字款,后有青花楷书“天”字款。显而易见,成化的“天”字款,有别于通常概念之官款。由于明宪宗朱见深的独特身世,造就了天字款。也因此,成化“天”字款,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着独特的地位。
原文作者:高阿申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8月刊《谈谈明成化天字款》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临清明清园门票?
临清明清园的门票价格为3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临清明清园位于景德镇雕塑瓷厂厂区内,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为仿明代徽派建筑群。园内的瓷器街是景德镇古代瓷器商业街的再现,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此设工作室,展示着巧夺天工的陶瓷雕塑技艺。每个周末早上都有瓷器集市,露天的摊,东西又多又好玩,外地看不到的。较多搞创作的学生、艺术家以及陶艺店铺。
清代官窑瓷器会有缩釉吗?
清代官窑瓷器会有缩釉,因为明清仿官瓷器釉面都有局部无釉的现象,即缩釉现象。缩釉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面积或大或小,也有形状为长条形,一般多出现在器物底与壁交界处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在烧成后有釉的产品表面上会出现局部无釉缺陷,即缩釉。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