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古玩城营业时间,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什么用的?
以前在北京小胡同里有个满人,他老跟街坊邻居吹嘘,说自个祖上伺候过皇帝,受过皇帝的赏赐。
邻居当然不信了,我还是李世民大唐王朝的后代嘞?于是,他从房里拿出“金瓜子”。经验证,果真。
甄嬛传中,沈眉庄受宠,雍正赏赐了一叠金瓜子,沈眉庄顺手给了苏培盛一把,苏培盛连说,不敢当,不敢当…作为雍正身旁的红人,苏培盛有什么不敢当?金瓜子到底是什么?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什么用的?对此你怎么看?史料里第一次提及“金瓜子”的是《宋史·赵普传》,那里面讲的就都是碎金子。现在我们看到的葵花籽形状的金饰品,都源自现代工艺品。
有些小碎金块会被修成小金饼形状,或者其他比较精致的形状,最早宋时的“金瓜子”有可能的是西瓜子形状,但是很可惜现在能见到金瓜子文物几乎都是明清时期的。
通常是皇宫或者内务府流出的,大致都是皇帝贵妃打赏勋贵宗室家眷用的。
毕竟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黄金储备并不像汉朝那个么多,赏赐金子都是按照千斤级别往外赏的。历史上像康熙、乾隆那样“大方”的皇帝也还是比较少的。
大部分皇帝还是比较“悭吝”的,特别是明朝的那些皇帝和清朝后期的皇帝,又要面子又要里子,大把的金锭赏赐出去,自己肯定会肉疼。
所以赏赐金瓜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让内务府把金瓜子做得漂漂亮亮的,代表皇家,代表荣誉,本身也超出了金子本身的价值。
这”金瓜子”若要送出去,里子面子就都全了。此前涉及赏赐的都是“金银器”。《清史稿》里提及金瓜子最多的时代就是雍正朝,很符合雍正的秉性哈。
但是金瓜子存量事实上并不多,原因并非物以稀为贵。
而是经过内务府加工的金瓜子,本身成本也在不断升高。
这就失去了原本制造“金瓜子”的意义了。所以越到清朝后期,金瓜子就出现在史料里的次数越少。
《甄嬛传》里沈眉庄不经意的从桌子上抓了一把”金瓜子”,随手赏给了苏培盛。这么奢侈的场景,要是被雍正知道了,怕沈眉庄又要再次失宠了。
因为《清史稿·张廷玉传》里记载,雍正赏赐张廷玉金瓜子的时候,也是按颗赏的。
总结:至今有一些满清贵族的后代手上还收藏着金瓜子,经过专家鉴定,这的确是皇帝赏赐之物。而他们的祖上一定是当年在朝堂上位居高位的大官或者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一两粒金瓜子的财富虽然并不值得说道,但是这是皇恩的象征,值得他们家族代代相传。
太原的古玩街在哪?
1.并州路:山西古玩城。(大营盘)2。
开化寺
铁匠巷:山西古玩城(搜机城往东100米,规模大于并州路的)3.。大南门海外海大酒店以西的南宫广场:南宫古玩城(店铺很多,每周六日开市,摆地摊的很多)4.泛华盛世古玩城:解放路
东二道巷(市场不小,整体气氛不是很浓)清朝皇帝除了避暑山庄还有哪些行宫?
行宫是京城以外供皇帝出巡时居住的场所。清代行宫分布范围广,所处环境优美,规制整齐,保卫严密,有的在清代历史上起过特殊的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
1清代行宫的分布和兴建
清代行宫的分布和兴建与皇帝出巡的路线密切相关。清代皇帝出巡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从京师(今北京)到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北狩路线。康熙帝为了训练军队,抚绥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实行围班制度,在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北巡期间,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蒙古王公敬献牧场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建成后,在康熙朝和乾隆朝,皇帝几乎每年都在此举行秋狝大典,所以在这条路线上风景优美、水源丰富、适合留宿的地方便开始建造行宫。北狩路线上的行宫,以古北口为界,分关内和关外两段。关内行宫有蔺沟、汤山、三家店、怀柔、鬡髻山、南石槽、密云、遥亭、石匣城、白龙潭、羊山、河漕、南天门。关外行宫有巴克什营、两间房、常山峪、鞍子岭、王家营、桦榆沟、兰旗营、钓鱼台、黄土坎、唐三营、喀喇河屯、热河(即承德避暑山庄)、汤泉、二沟、中关、什巴尔台、波罗河屯、张三营、济尔哈朗图、阿穆呼朗图。以上行宫总计33座。
二是从京师到江南的南巡路线。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间,康熙帝和乾隆帝各有六次南巡,目的是阅视河工、省方问俗、阅兵察吏、加恩士绅,以及欣赏沿途和江南的名胜古迹。南巡路线上的行宫在江南境内的有顺河集、陈家庄、天宁寺、高旻寺、钱家港、苏州府、虎邱、龙潭、栖霞、江宁、杭州府、西湖等,总计12座。
三是从京师到盛京(今沈阳)的东巡路线。清帝东巡,指的是康熙帝(三次)、乾隆帝(四次)、嘉庆帝(二次)、道光帝(一次)到东北拜谒祖陵——永陵、福陵和昭陵,以及此一期间的各种活动。东巡路线上的行宫前半段基本上是北狩路线上的行宫,只是离开木兰围场之后,行进在内蒙古地区时,皇帝有时驻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的府第。如果从山海关路走,有夷齐庙、文殊庵、达鲁万祥寺、塔子沟北、广慧寺、盛京旧宫、广宁、夏园、吉林城等行宫,总计9座。
四是从京师到山西五台山的西巡路线。清帝西巡,是指康熙帝(五次)、乾隆帝(六次)、嘉庆帝(一次)到山西五台山的礼佛活动。到乾隆帝时,西巡路线上建有端村、圆头、赵北口、黄新庄、半壁店、秋澜村、粱格庄、正定府、定州、保定府、涿州、台麓寺、菩萨顶、灵南寺、众春园、自云寺、灵雨寺、柘岫云寺、大教场、法华村、东北溪等行宫21座。
五是从京师到山东、河南的鲁豫行路线。康熙帝和乾隆帝除南巡经过山东外,还曾专从京师前往山东祭祀泰山和孔子。从京师到山东泰山、曲阜的路线,在直隶、山东境内和清帝南巡的路线相同。在直隶境内的行宫有思贤村、太平庄、红杏园、绛河,总计4座。在山东境内的行宫有德州、晏子祠、灵岩、岱顶、岱庙、四贤祠、古泮池、泉林、万松山、郯子花园、分水口,总计11座。乾隆帝曾出巡河南一次。从京城到河南的行宫,在直隶境内的有保定、高玉堡、众春园、正定、吕仙祠,在河南境内的有百泉、少林寺,以上总计7座。
六是京畿行路线。该路线包括从京师前往直隶(今河北省)遵化州(今河北省遵化县)的东陵,前往易州(今河北省易县)的西陵,以及去南苑行围,到天津阅河,往盘山揽胜。从京师前往东陵路线上的行宫有燕(烟)郊、白涧、桃花寺、隆福寺,共4座。前往西陵的行宫有黄新庄、半壁店、秋澜村、梁格庄,也是4座。南苑有旧衙门、南宫、新衙门、团河4座行宫。前往天津的行宫有涿州、紫泉、赵北口、泰堡庄、左格庄、台头、扬芬港、柳墅、洛图庄、桐柏村,总计10座。盘山有行宫1座,即静寄山庄。京畿行路线上的行宫总计23座,综上,除去西行路线上和京畿行、河南行重叠的8座行宫外,清代全国存在过的行宫总数是112座。
清代行宫修建的时间,北狩路线上的多在康熙、乾隆年间,只有羊山行宫建于道光年间。南巡路线上的行宫在康熙朝已开始修建,到乾隆朝时呈现高潮,修建时间约在乾隆十三年(1748)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间。东巡、西巡、鲁豫行、京畿行路线上的行宫,除南苑有的行宫兴建在明朝外,其余的行宫也多修建于康熙、乾隆年间。
清代兴建行宫的费用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由国家出资,比如热河行宫、盘山行宫等。这些行宫规模大,修建周期长,费时费力,费用基本上由国家承担。二是由地方官向各方面筹措,国家也承担一部分,比如五台山台麓寺行宫和菩萨顶行宫。三是全部由商人出资,比如江南的杭州府行宫、西湖行宫等。
▲康熙南巡图(局部)
2清代行宫的环境和规制
清代行宫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水源丰富。比如北狩路线上的三家店行宫,潮白河蜿蜒而过,景色极为清幽。怀柔行宫杨柳轻风,千畦扑香,郊原浓露,景色绝佳。鬡髻山行宫岩苍树古,意境幽远。南石槽行宫地势平衍,空旷辽阔,令人心情舒畅。密云行宫秋天金风玉露,蛰声不断,别有一番情趣。遥亭行宫轩窗无俗韵,风物极新秋,寥廓澄虚宇,威纡露远峦,一川景物斗斜阳,平野风寒吹稻黍,看上去别有异趣。南天门行宫松柏青翠,风景优美,令人赏心悦目。巴克什营行宫金秋时节,果实累累,清香袭人,尤其是站在宫门的高台上,远望南山上的猎场,只见糜鹿成群,悠闲自在,别有风光。南巡路线上的虎邱行宫,两岸劈分,中有剑池,石泉清冷,还有千人石、说法台等景点。龙潭行宫背倚大江,树木葱茏,岩峦苍翠。栖霞行宫秀石磋峨,茂林蒙密。西湖行宫群山环拱,万堞平连,在这里西湖全景一览无余。东巡路线上的夷齐庙行宫,面临滦河,一望弥漫。文殊庵行宫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夏园行宫四面环山,两面临水,充满文雅之气。直隶境内的红杏园行宫以环植红杏数百株而得名,别有风味。绛河行宫斜抱村墟,环罨烟树,澄虚月影风光,景色十分优美。山东省境内的德州行宫,平原开阔,树木丛茂。灵岩行宫山色溪光,别有情趣。泉林行宫有泉数十,互相灌输,合而成流,气象万千。万松山行宫松柏成林,苍翠一片。河南省境内的百泉行宫在百泉湖畔,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景色如画。
清代行宫的规制,一般都分两部分,即宫殿区和苑景区。宫殿区又分左中右三路。以山东德州行宫为例,左路是朝房、军机房、四明亭、内值事房;右路是朝房、膳房、值事房、垂花门、照房;中路是照壁、大宫门、二宫门、便殿、垂花门、寝殿、佛堂。规模小一点的行宫,宫殿区一般也都由东、西、中三座院落组成,并建有亭、台、楼、阁,中有回廊相连。苑景区或是树林中糜鹿成群,百鸟争鸣,湖水碧波粼粼;或是亭、台、轩、阁掩映在榆柳松柏之间。
清代行宫的环境和规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喀喇河屯行宫,位于滦河与伊逊河交汇处的南岸,川谷宽敞,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于耕牧。宫殿区有三组庭院,即东、西、中三宫。三宫的后院是小花园,园中假山错落嶙峋,松柏苍翠,芳草如茵。在宫殿区的西、北两侧是广阔的苑景区,地势辽阔,滦河从中缓缓流过。苑景区的西边是滦阳别墅,建筑在两个山包之间的坡台上,是园中之园,有假山、石峰、奇花、异草,分布自然,极有情趣。又如热河行宫,是塞外规模最大的行宫。这里有林木茂密的山峦,幽静深邃的峡谷,形态奇异的怪石,蜿蜒回环的河水。山庄周围环绕着虎皮石墙,绵延起伏,宛如游龙,总长约20里。山庄南向,宫殿区在整个山庄的南部,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部分组成。苑景区则包括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又都别具特色。再如江南盐商修建的高旻寺行宫,有前、中、后三殿,包括茶膳房、西配房、画房、西套房、桥亭、戏台、看戏厅、闸口亭、亭廊房、歇山楼、石板房、箭厅、丸子亭、卧碑亭、歇山门、右朝房、垂花门、后照房等,亭台楼阁几百间。行宫内部布置得富丽堂皇,陈设古玩珍宝、花木竹石、书籍、字画、瓷器、香炉、挂屏等,乾隆帝起居、听政、游乐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风景秀丽的热河行宫烟雨楼
3清代行宫的保卫和作用
清代行宫在皇帝驻跸时,负责保卫工作的是銮仪卫的官员銮仪使,内容包括随扈保驾、行宫守卫、戒备等。参加保卫工作的还有前锋营、护军营、侍卫处、步军营、骁骑营等机构的官员。没有皇帝驻跸的行宫,日常的保卫工作由所设的总管各官专司稽查,又有内外围千把外委兵丁巡逻看守,防范严密。此外,各处行宫内围,还有内务府千把兵丁守卫。规模比较小的行宫,比如北狩路线上的蔺沟行宫内围,则没有内务府弁兵,只有绿营外委1名,兵23名,在外围看守巡查。
清代行宫的作用,主要是保证皇帝出巡的顺利和衣食起居的舒适,以及保障政务的及时处理。不过,有的行宫,比如热河行宫,在清朝历史上则起过特殊的作用。
热河行宫,最初也称承德离宫,康熙五十年(1711)经康熙帝题字称避暑山庄后,才最终得名。它本是众多北巡御道上行宫中的一个,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修建,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基本建成,逐渐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康熙帝、乾隆帝许多重大的政治活动,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都在这里举行。比如: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封授杜尔伯特蒙古族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亲王、郡王、贝勒爵位;乾隆三十六年(1771)九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热情接见我国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乾隆四十五年(1780)夏,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盛大筵宴,欢迎六世班禅喇嘛,参加的有蒙古王公、回部伯克、四川土司,文武大臣以及一些高僧喇嘛,共计60桌。这些重大事件,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买过古玩市场上的琥珀蜜蜡没?
我就是太原的 自己家离南宫古玩市场就很近 只要有空周末就会去淘点东西 怎么说呢 市面上假货比较多 初买着不容易辨识 建议买琥珀还是去找网上诚信可靠的商家 有实体店更好 最好是每件蜜蜡都配有国家认证的珠宝检测证书 在长风桥西丽园就有一家 印象琥珀 是电商又有实体店 东西价格也实惠.
现在在哪里卖邮票?
我正式开始集邮应该是在1987年左右,比你晚几年,到1999年开始不再预订邮政发行的新邮票,又比你早几年。现在我就剩下几千枚世界各国邮票卖不掉,只好放在家里,平时玩点首日实寄封,聊以自慰,邮票基本上没有了。
在几年前邮票行情好的时候,我就把所有的邮票分几次带到上海“卢工”邮票市场全部卖掉了,说老实话,即使那时邮票行情不错,但当时的行情跟更早的1997年比起来,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由于邮票发行的种类太多,几年前的行情并不是所有的邮票都涨,特别是97年暴涨过的邮票,几年前还是原地踏步,但留着已经没有意义,全部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再打点折扣,几批次加起来总共卖了10万块钱不到,包括全新邮票,信销票,小型张,版票,方连等等。
你现在跟我一样,对邮票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孩子也没兴趣,所以也适合把所有的邮票全部一次性处理掉。最好的方法是带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邮票市场,价格正宗一些,如果去省会城市和其它城市的邮票市场,收购价格还要低一点,这个你要看情况。如果邮票非常多,可以分批次处理。
到了邮票市场以后,去经营邮票的店铺多问一问,找一个谈得来靠谱的商家洽谈。去之前把邮票整理好,在网上查找最新市场价格估个价,做到心里有数。一般邮票的收购价格在市场价的7折到8折左右,品相不好的还要再低一些,心理上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