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兰州大学怎么样?

您好,我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李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可否认兰州大学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很多学术大牛在流失,而且流失的的数量很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高校挖走了兰大的很多老师,如1995年成立的青岛大学,其中文系几乎完全有从兰大聘请的教师组成。

人才流失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些东部高校专门派人长期驻守在学校周边的宾馆,对该校教师进行游说招募。1984到1985年短短一年之间,兰大老师数量减少了255人,大部分流向了北京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兰州大学再次出现向东部地区的大规模人才流动,1991至1994三年间教师人数减少二百余人。

一些原本在国内处于顶尖位置的学科,由于学院从领导到老师再到研究生全部流失,已经到了连课都开不了的地步,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甚至都可以在造一个兰州大学,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兰州大学依然值得你报考,依然有很深厚的功底。

兰州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

属性:

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A类高校)

珠峰计划

2011计划

111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研究生院

自主招生

博士后流动站:19个:

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重点学科:国体力学,生态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民族学,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历史文献学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根据2017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4篇,位居全球第96位(2016年第126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0位(2016年第13位)。

总体看兰州大学的学术水平是非常高的,但是伴随着近几年的“孔雀东南飞”的浪潮,流失的比仅仅是教师,而且还有优秀的生源,根据数据显示,兰州大学录取的分数总体不是很高,大致在全国高校的76的位次上,生源不是很好,而且随着保研政策的实施,在过去,校外保送研究生的人数是固定的,但2014年之后,教育部实施新的保研政策,凡是保研的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读研院校。规定一出,当年即造成兰大的保送研究生几乎全都外流到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这对于兰州大学更是一个打击,可以这样说兰州大学录取的生源与其实力相比起来是有点不和谐的。

总结:兰州大学的科研学术水平是值得称赞的,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认可的,既然选择了这所有内涵的高校,就要好好读起来,毕竟其实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

什么是三星堆文化?

什么是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是典型的中华文明组成。

三星堆有其他中华文化的玉器,也有其他中华文化的鸟、兽纹,甚至可以和殷商时期的文物对上。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

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不是很了解中国考古这一块,仅从考古学理论上说几点。

大多数人认知中的中华文明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古装剧。

而古装剧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社会角度来说属于封建社会,从物质文化角度来说是铁器时代。

而三星堆属于属于早期文明的阶段,物质文化上来说是青铜时代。

所以在画风上和想象中的中华文明有很大不同。

你可以试想一千年后的考古学家发掘今天的遗址,也会认为这个遗址和明清有很大不同。

马车牛车文化被机动车取代,铁器木器被塑料和合金取代,服饰上呈现出多样性,木石房屋被混凝土房屋取代,难道他们能说这是两个文明吗?

物质文化经常强过文明、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

试想,拿三个矛头让一个人去找哪两个有更高的相似度,

这三个矛头来自:商朝,明朝,十字军时期。

显然后两者的相似性更强,因为它们与前者的材料与制作工艺,以及设计目的上有着极大鸿沟。

这也是为啥有人认为中国早期文物与玛雅文明有相似处,实际上是所用材料相似,发挥空间就那么大。

最近还看到人说三星堆的跟埃及法老有关系,血压上来了。

我们今天开的车和埃及人开的车也一样呢,我们和他们有关系吗?

中国文化是天下文化

直到1840年,我们还顽固地认为天下是我们的,英国、美国都是没有学习“中华文化”,暂时蛮夷而已。

最早的中华,在河南,就是洛阳那一块。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于是就有“中国”。

天圆地方,人在中央。和谐中庸,文化教化天下。

商朝的时候:陕西,“西岐”。山东,东夷。安徽,淮夷。

战国的时候:京城洛阳西南50公里,“陆浑戎”。秦国,蛮夷;楚国,河南的南部,“吾蛮夷也”。蜀国,当然是蛮夷了。

汉朝的时候,楚国、秦国、蜀国、都“汉人”了,正宗中华。

唐朝的时候,大理,蛮夷,吐蕃蛮夷,北方,胡人。

清朝的时候,大理,吐蕃,东北、内蒙,都中华民族了。

中华文明从河洛盆地发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东部,日本、朝鲜、越南都自称中华。

没有谁,不可以中华文明的,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西藏、女真都可以是中华文明。

可是,来了西方的“蛮夷”。

西方人说,民族,国家、文化、自我、宗教、信仰、真理、主义、民主。

中国人,忘记了“大道无名”,也忘记了中国的“中”是和谐、中庸、天下,是无私、无我,无神。

不再从“道”的角度认识世界,而是从“我”的角度认识世界。

西方的蛮夷们,不是说“人本,理性、自然”了吗,“文艺复兴”,“资产阶级启蒙”了。

不再信仰“神创造世界”,而是“人与人订立契约”了吗。

“蛮夷们”不要再觉得自己“科学”、“民主”“优秀”“强大”“神选”,

不要再使用飞机炸弹教导世界,而是“服务世界”,引领世界人民“安居乐业”,

就也“中华文化”了。

世俗,人本,正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特点是无私,无我,和平、和谐、中庸,奉献。

西方的蛮夷们,文明的太短,需要时间。

历史上的老子有多厉害?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怕日后忘记怎么念标注一个拼音吧),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据《史记》保守估计有160岁),籍贯也多有争议,总之就是一个谜一样的男子。

老子的厉害之处——《道德经》

说到老子就不得不说《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这81章也不知道是谁分的,这倒也不太重要,但重要的是,据说《道德经》原版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不知道后来是谁给点的,点的对不对也说不好,汉字博大精深,各种停顿和语气的不同都会导致意思出入极大,我们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各自感受一下吧)

老子的厉害之处是创“道”,并留下了《道德经》,那么道德经讲了什么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道德经》讲了什么

《道德经》通篇讲一个“道”,而且不断强调“无为与不争”的处世哲学。

大道至简,自然无为,老子的思想是非常朴素的辨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当然这些话猛一看,大家似乎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不太难懂,但就是总感觉有那么点消极怠工的意思,那这么消极的一种思想是如何做到千百年来一直被认可、被传颂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品一番了。事不寻常,必有蹊跷!

什么是无为?怎么样可以不争?

【无为】

说“无为”之前,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道家思想的核心“道”,“道”在我的认知里,应该就是自然的一种状态。

对于社会、企业等群体结构来讲

越是接近自然发展状态,就越是其最好的发展状态。那么如何接近自然发展状态呢?这就要求群体的领导者领会“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了。

“无为”的前提是要群体领导者有洞察趋势的能力,毕竟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道家同样认可万事万物不停变化这一状态,但是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就要求领导者要学会顺势而为,不执念于已经末路甚至消亡的事物。毕竟历史的车轮从未给任何一段时光有过停留。

那么,掌握了洞察趋势变化的能力之后,群体领导者就要根据趋势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用以满足这个群体发展的运行规则,这样群体就可以顺其自然的很好的运行起来。

其实很好理解,以大汉王朝为例,汉室王朝的衰落并不能怪汉献帝刘协,他也试图复兴汉室,他也许也有能力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做下去了,而不是他有没有能力做个好皇帝的问题了。这事就要追溯到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控制了朝政,揭开了外戚擅权的序幕。再到后来的王莽篡权,直至黄巾起义,皇室政权被掏空,彻底失去控制。这期间400年,外戚擅权之势积病已久,一直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也就导致了汉室的覆灭。当然,对于刘协个人来讲,他在后期看到了汉室衰亡之势无可挽回,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可能复兴,相反可以还天下一个清净,选择让位也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群体领导者一定具备两个素质:

1、洞察群体发展重要的变化趋势;

2、不执念、不妄为,根据趋势进行决策。比如很多公司做的很好,之后被大公司收购,这里边也是蕴含着很多这方面智慧的,你品,你细品。

对于我们独立个体来讲

我们独立个体如何接近“自然”,那就是要尽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做人谦虚低调,遇事不喜不悲,在不同的境遇里都能保持心态平和,识势,并可以顺势从容应对。切不可不执念于某种结果,毕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有人会说既然一切皆有定数,那我何必要克己修心修身修行?不克己修心修身修行,就会缺乏对于趋势的认知,就会妄为,结果可想而知。无为,就是不妄为,如何不妄为,就要克己修心修身修行,内心平和了,一切境遇都不会影响到你,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存在。

【不争】

在说不争之前,我们就要先说说人为什么会争?

因为想得到,却又觉得不是很稳。

那么如何不争?

克服内心的不安和欲望!

但是前提是要把事情做好做到位。如果没有把事情做好,争的行为是妄为,如果事情做好了,还去争,那是执念。不争和无为就是要我们放下执念和妄为,这样才能专心把事情做好,才更有可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兰州市红古区十大旅游景点?

1、红山大坪遗址 

红山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红山村东约5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半山类型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夹砂红陶片及少量灰褐陶片。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纹样有带状纹、波浪纹,器形有长颈壶;……

2、山城台遗址 

山城台遗址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红古乡镟子村北约4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1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片,夹砂陶饰绳纹、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宽带纹、垂帐纹、叶纹、变体蛙纹等,器形有壶、折腹盆、罐……

3、红古区博物馆

红古区博物馆位于红古区海石湾镇平安路583号。博物馆于2011年3月建成开放,基本陈展《再现湟水文明——红古区下海石马厂遗址出土文物展》精选展出了下海石马厂遗址出土文物。红古区博物馆馆藏文物615件,以史前文明马家窑文化彩陶为主。馆长:田东远联系电话:0931……

4、红古川

“金城西南红古川,观景胜似花果山,新添明珠海石湾,虎踞龙盘湟水畔”。红古川旧称峡外川,川境内以北有条峡谷,叫享堂峡,其峡以北称八宝川,峡以南称峡外川。峡外川长约百余里。包括平安乡、河嘴乡、红古乡和海石湾。 川内有条湟水,顺川东下,汇入黄河,南北两面,山峦起伏。……

雒姓近代名人?

雒江生

(公元1938~今),甘肃秦安人。著名教育家。

雒鸣鲜

(公元1948~今),甘肃白银人。著名基础美术教育家。1980年毕业于甘肃省张掖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是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美术教研组组长,高级讲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雒志俭

(公元1954~今),陕西户县人。著名民间艺术家。现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陕西省美协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户县农民画院院长、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