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博物馆开放时间,长春高铁一小时左右都能到达什么地方?
我们现在出门大多会选择乘坐方便快速的高铁。
高铁帮助我们实现了:
早起从长春出发去四平吃熏肉大饼,
中午去沈阳吃老边饺子,
晚上去吉林欣赏夜景。。。。
生活可以这么美好!
从长春坐上高铁,一天可以去这么多地方!
吃美食,看美景,让小编带你出发吧!
吉林
吉林市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东北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和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距省会长春124千米,是“雾凇之都”。
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称为“江城”、“北国江城”。
车次:每天61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40分钟
票价:一等座38.5元 二等座 31.5元
景点:龙潭山、北山公园、陨石博物馆、江边夜景
美食:煎粉、满族八大碗、满族火锅
建议游玩天数:1-2天
沈阳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的综合枢纽城市。
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车次:每天69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1小时24分钟
票价:一等座231.5元 二等座 144.5元
景点: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棋盘山、中街步行街
美食:马家烧麦、协顺园回头、老边饺子
建议游玩天数:2-3天
哈尔滨
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还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
车次:每天40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54分
票价:一等座176.5元 二等座 109.5元
景点: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太阳岛、中华巴洛克
美食:哈尔滨红肠、大列巴、得莫利炖鱼、哈尔滨熏鸡
建议游玩天数:1-2天
四平
四平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四平是多民族聚居城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四平还是一座“英雄城”,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战役名遐中外,四平被誉为“东方马德里”,是红色旅游第26条线路的第1站。
车次:每天39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26分钟
票价:一等座95.5元 二等座 59.5元
景点:烈士塔广场、四平战役纪念馆、叶赫那拉城、山门风景区
美食:李连贵熏肉大饼
建议游玩天数:1-2天
蛟河
蛟河市森林面积约占蛟河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500多种,动物有200余种,现存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经常出现在蛟河市境内
蛟河美食
车次:每天13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1小时8分钟
票价:一等座63.0元 二等座 52.5元
景点:红叶谷、拉法山、老爷岭、庆岭活鱼街、蛟河漂流、乌林朝鲜族民俗村、冰湖沟景区
美食:庆岭活鱼、朝族美食
建议游玩天数:2-3天
敦化
敦化市是长吉图开发开发中心节点城市,独特的地理优势将成为长吉图先导区的重要支持部分。
敦化美食
车次:每天21趟高铁列车。
历时:最快1小时36分钟
票价:一等座97.0元 二等座 80.5元
景点:雁鸣湖、六顶山、敖东古城遗址、老白山风景区等
美食:延边明太鱼、延边花甲宴、延边泡菜、狗肉汤、打糕、辣白菜、延边米肠、延边朝鲜烤牛肉、咸菜、冷面、松饼等
建议游玩天数:2-3天
集宁博物馆营业时间?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总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以集宁战役纪念馆、胜利广场,包含21处烈士纪念设施和参观体验景点,现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中国最佳创新好景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营业时间:其中,集宁战役纪念馆营业时间为夏季:周二至周日 09:00至17:00(周一闭馆);冬季:周三至周日 09:00至16:30(周一、周二闭馆)
请问大家见到过唐宋元明清的老酒吗?
唐,宋时期的老酒没见过,但装酒的瓶罐是见过的,还有更早的青铜酒器;从元代开始就有整罐整瓶的酒被爱好者收藏!我手里就有从元代开始的宫廷御用酒,并在瓶子上留有文字记录比如元代成吉思汉给道教丘处机的酒!就留有文字记录,因自然渗漏挥发,内里已经没有多少酒了!
还有就是明代初永乐年奖赏功臣的御赐酒。
还有清代康熙为了过万寿节,摆宴特制的寿字酒,
还有大清中期庆祝圆明园落成而特制的窖藏酒
还有民国时期为了奖赏有功将士的茅台酒
以上都是弥足珍贵的实物与液体共存的老酒,鉴证了朝起朝落的历史文物!我自己喝过永乐的人参酒,酒精的醇味已不那么浓了,闻起那股老酒的味道特别有想打开的冲动!太诱人了!淡黄色的液体散发着几百年的酒香,好喝!蕴含着如今少有的香味,喝后就感觉到潜藏了5百多年的人参的药用功能,马上就感应到了,肚里热呼呼的!
自驾游去哪里比较好?
自驾游,最理想的状态是想去哪就去哪,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不现实,毕竟还是要工作和生活。自驾去什么地方合适,因人而异吧。
自驾游多数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因此也走得不远,走走周边的地区,以放松心情的方式为主。
暮起晨落的迷雾 渔夫撒网的小东江每年的7到9月是小东江迷雾的最好季节,一般连续天晴又无大风的时候,江面上都会有雾。每一次渔夫将渔网撒向空中,总能引来一片快门声,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叫好。
江水早晨上热下冷,傍晚上冷下热,形成温差,便形成一层水雾,在峡谷中袅袅升腾,倘若一条玉带。
离开热闹的主景区,拍完云雾,向路旁的农家借几只竹筏,约三五知己,撑筏湖上,为一大乐事。美丽如画,赏青山绿水、江畔风光,只在最美的、永恒的一瞬。小东江的水是从东江大坝底部100多米深的坝底流出来的,水温常年保持在8—10℃,而小东江水面的温度则在20℃左右。
鹅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念安屯西,它四周青山环绕,峰峦叠翠,田园如画,翠竹婆娑,水清如镜,四季不涸。
这是一个新近的旅游热点。
泉中盛产鲤鱼,人在泉边大声呼喊,鱼受惊即跳出水面,蔚为奇观,“鹅泉跃鲤三层浪”为靖西八景之一。在这里,拿出手机随手一拍都可出大片。
旧州古镇
位于广西靖西县城东南,距县城8公里,距鹅泉风景区5公里。
古镇以制作绣球而闻名于世,镇上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街边摊档店铺中,摆放着各式绣球,琳琅满目。
旧州一个山水如画,田园似锦,民俗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悠久的古镇。
哪些酒瓶有收藏价值呢?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 著名酒瓶
一个多月来,茅台酒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各种酒瓶的价格也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起伏。随着投资者的大量拥入,一些人半开玩笑地说:“如今是个酒瓶就能收藏。”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回看历史上留下的著名酒瓶,我们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而是价值极高的文物。由此看来,不管价格炒得多高,酒瓶也不见得都是宝贝,只有真正的精品才值得长存于世。
唐白釉梅瓶
如果不是其本身异常精美,酒瓶这种实用器皿绝不会流传千年之久。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唐白釉梅瓶,它高42.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7.5厘米,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施有化妆土,应为北方地区烧造。
仔细观察这只梅瓶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梅瓶有一定差异,其器身较短,不呈明显的S形曲线;这只梅瓶特别之处还在于,它被学界定义为一只唐代酒瓶,因而意义十分重大。
由于宋代以前民间所用的盛酒器皿多为酒壶、酒瓮、酒坛等,所以学界曾认为唐代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陶瓷酒瓶。对于这只梅瓶,历代藏家都曾以为它是插花用的花瓶;后来,有学者对其进行细致研究后发现:它其实正是所有梅瓶的雏形。而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产生最初应为实用器,主要用于盛酒,所以这只梅瓶也被称为“始祖梅瓶”。
磁州窑“醉乡酒海”
“清沽美酒”经瓶
后世所谓“梅瓶”是古代重要盛酒器皿,其唐代叫法已不可考。北宋词人赵令畤曾在《侯鲭录》中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学界认为,这种可装酒一斗、名为“酒经”的小口修腹瓷瓶就是宋代的“梅瓶”,因此宋代的梅瓶也可称作“经瓶”。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宋磁州窑“醉乡酒海”经瓶,它高4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9厘米,小口,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斜内收,小平底,整个造型挺拔俊秀,风格古拙淳厚。器体以粗线条的墨笔,勾画出五组纹饰,其中主题纹饰带有四个圆形开光,内写“醉乡酒海”四字,书体遒劲豪放,意境深邃广阔。
唐代诗人温庭筠曾在《乾簨子·裴宏泰》中写道:“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所谓“银海”,就是银质酒海,因此酒量很大的人,也常被称之为“海量”。大凡嗜酒如命者,常常企盼着有一个酒海,使自己沉入酒海中,或者泛舟海上,时时畅饮,这件“醉乡酒海”经瓶中的“酒海”就表现出制造者对酒的企盼和奢望。
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一件磁州窑“清沽美酒”经瓶,该瓶高43.8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9.3厘米,小口,丰肩,修腹,小平底,造型挺拔秀丽,通体白釉黑花,颈部绘莲瓣纹,肩部为丛草纹,上腹主题花纹是四个等距的圆形开光,内填“清沽美酒”四个大字,开光外填绘丛草纹,下腹绘莲瓣纹,花纹简洁清新,自然大方。
“清沽”也作“清酤”,是古代用作祭祀的一种专用高级酒,所谓“清沽美酒”,就是清醇美酒之意。据《周礼·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后来,人们用“清酒”泛指清醇美酒,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宋奇石窑褐彩
醉酒人物经瓶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个酒量非凡,但也有人质疑:元代以前中国所饮用的都是酿造酒,度数不高,真的能把人喝醉吗?答案是当然。一件1964年出土于广东佛山澜石墓葬的北宋梅瓶描绘了宋人饮酒的情景,而且画中的人物确实喝得东倒西歪。
此北宋褐彩醉酒人物经瓶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它高31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7.2厘米,为小卷唇,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胫缓收,平底内凹。此瓶通体用褐彩勾绘,肩绘缠枝莲纹,腹上下各绘一周花带,中部四开光,瓶身开光外以海水纹衬托,足上部绘缠枝五瓣菊花纹一周。瓶上分别绘戴巾着袍袒胸的酒徒欲饮、稍醉、大醉、昏睡四种形象,生动滑稽。该瓶绘画整体布局严谨,纹饰线条流畅,主次分明,人物动态表情刻画逼真,是一件难得的宋瓷佳品。
该瓶应出产于奇石窑,该窑址位于佛山奇石村,早年人们在此开挖环山沟时,曾发现7至8米深的陶瓷残片堆积,这些标本为研究唐宋时期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明定陵青花梅瓶
明清时期民窑酒瓶文物数量虽然丰富,但大多工艺粗糙,因而传世精品不多,且难以鉴定。至于明清官窑,由于其所生产的梅瓶与玉壶春等存在较多观赏器,所以也不能按器形直接称其为“酒具”。
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瓷器十六件,其中有八件是青花梅瓶,均放置在帝、后棺椁之两侧。它们形状相同,皆小口,细颈,广肩,瘦高腹,平底,有盖。万历帝椁旁的四件通高71-75厘米,白地青花,瓶盖绘双龙、番莲纹,肩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瓶身上部和下部绘变形仰覆莲瓣纹,瓶身中部绘二龙、番莲纹。定陵出土的青花梅瓶,作为御用之物,制作得非常精美,修长的身形,素雅的青花,白净的胎釉,相映成辉。其花纹图案简洁,主题突出,线条流畅,疏密恰当。
据考古学家研究,把梅瓶排列在棺椁旁,应有特殊意义,很可能是按“酒”与“久”谐音,“瓶”与“平”同音,所以把酒瓶放在帝、后椁旁隐含有天长地久、江山太平之寓意。由此可见,定陵出土的青花梅瓶应为明代酒具。
元铭“葡萄酒瓶”黑釉长瓶
十四世纪时,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巩固后,东西方文化交流逐渐频繁,在中国甚至出现了一种陶瓷“葡萄酒瓶”。
元铭“葡萄酒瓶”黑釉长瓶出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它高43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9.3厘米,器身细长,小口,短颈,长腹,肩上阴刻“葡萄酒瓶”四字,肩以下施黑釉,并饰瓦楞纹。
我国古人对于葡萄酒其实并不陌生,如今学界普遍认为,葡萄酒早在汉通西域后便已传入我国,汉代文学家、科学家张衡还在《七辩》中提到“玄酒白醴,葡萄竹叶”。在唐代,葡萄酒已广为人知,《新唐书·地理志》称太原土贡有葡萄酒,王翰在《凉州词》中开篇就说“葡萄美酒夜光杯”。在我国北方民族建立的辽、金、元各朝中,葡萄酒也十分流行。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主室中有一木桌,桌下的器皿中封贮红色液体,经检验即葡萄酒。据《马可波罗游记》著录:“从太原府出发,一路南下,约三十里处,出现成片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书中还描写了元代皇帝饮葡萄酒使用的金质酒具,同时《元史·世祖本纪》中至元二十八年“宫城中建葡萄酒室”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到了明代,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蒸馏葡萄酒的制作方式,并称其为“葡萄烧酒”,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白兰地”。
茅台酒瓶
最后要说的就是“国酒”茅台,许多人觉得茅台酒瓶并没有什么显著特点,事实上,它的造型可是历经数百年的演变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年,四川总督张广泗疏通赤水河,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重镇,于是出现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景象。作为地方土特产,茅台酒由此声名远播。清乾隆二十年前后,茅台酒出现了半斤装的圆形鼓腹陶瓶包装,这种包装十分便于携带。1982年,茅台酒厂在仁怀县坛厂公社一农民家征集到一件据考证系二百多年前烧制、迄今年代最早的小包装茅台酒瓶,该器小口,短颈,鼓腹。这种圆形鼓腹陶瓶在民国时期仍大量生产,直至上世纪中叶,茅台酒包装才被改良为柱形瓶,这种瓶子为小口,平肩,瓶身呈圆柱形,通体酱色釉,容量为一斤。
如今藏界把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产的圆柱形陶瓶灌装茅台酒称为“土陶瓶茅台”或“釉陶瓶茅台”。相比后来生产的茅台酒瓶,早期的土陶瓶、釉陶瓶显得更加朴实厚重。据业内人士称,茅台酒的土陶瓶、釉陶瓶一直都没有被淘汰,民间有大量白酒藏家四处搜罗此类酒瓶,并用于所谓“旧瓶装新酒”,进行品鉴使用。 (宗合)
西安晚报> 2017年11月26日> 版次: <05> 文化周刊
评论已关闭!